摘要:犬類細小病毒病是一種常見的犬類傳染病,加強對該病的診斷與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結合臨床經驗,對犬類細小病毒的診斷與防治措施進行了總結。
隨著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寵物犬飼養數量隨之增加,使得犬類細小病毒病發病率一直呈增長態勢。
犬細小病毒病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犬類傳染病,其可對犬類健康造成較為嚴重的危害。該病的誘因主要是由于犬細小病毒(CPV)感染所致,病犬通常表現為腹瀉嘔吐、急性心肌炎以及便血等癥狀,具有非常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據統計,該病的死亡率高達10%~50%。感染犬細小病毒后通常有5~10天的潛伏期,感染與品種、年齡以及性別均無直接關系,其中斷乳后2~5個月的幼犬是最主要的感染群體。病犬是該病傳播的源頭,病毒通過其糞便、唾液、尿液以及嘔吐物等排出體外后迅速傳播感染,即便是在成功治療后,康復犬仍然會攜帶病菌,會進行相應病毒的傳播。
1 臨床癥狀
通常情況下,幼犬感染犬細小病毒后初期不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癥狀,也很難通過肉眼來進行判斷。而在6周左右之后,可觀察到犬類有一定的癥狀表現,多為干咳、呻吟、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其中最為明顯的癥狀是輕度干嘔。幼犬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死亡。
2 診斷
當犬類出現了上述臨床癥狀后,應對其進一步跟蹤觀察,以便及時結合犬類的臨床癥狀實施準確的診斷。其中腹瀉是最早期的臨床表現,需要對糞便進行采集檢測。在4℃的密閉條件下,以基本比例截取0.5%的紅細胞懸液將其充分混合,并對紅細胞是否有凝聚現象進行觀測。若并未觀測到有任何價值的理化反應,那么就需要對糞便進行保存,并將其送至相關部門實施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做出準確診斷。已經進行過疫苗接種的犬類,一般不易出現該情況。該情況在未接種疫苗的犬類則相對較為多見,上吐下瀉是最常見的征兆,飲食是導致該問題的主要源頭。如果通過喂食觀察并未出現明顯的變化,在發病后排便通常伴隨有腥臭味,此時即可明確該犬類患有該病,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3 防治措施
(1)定期消毒。堅持每周對犬類用具及犬舍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若犬群中有表現出犬類細小病毒病臨床癥狀者,必須對其實施隔離處理。與此同時,用百毒滅稀釋液、0.5%過氧乙酸、1%福爾馬林,以及5%~6%的過氯酸鈉等消毒液進行消毒。若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病犬的癥狀仍然未得到有效改善,且判斷無法治愈,必須將其迅速撲殺,并將尸體焚燒后深埋。
(2)免疫接種。當前較常用的疫苗有犬五聯苗和犬七聯苗,在幼犬階段應當進行注射。幼犬在出生后28天就應進行接種,15天之后再接種一次,此后每年均需進行一次強化。實踐證實,初免注射次數為4次,此后每年進行2次強化,可減少疫苗免疫失敗現象。與此同時,應加強科學飼養,保證有充足的維生素,還需定期為犬類提供微量元素,以此實現抵抗力的提升。
(3)及時治療。在早期病情相對輕的情況下,可采用大劑量單克隆抗體及免疫球蛋白開展對癥治療,通常情況下,連續給予3~5天的輸液治療即可痊愈。針對心肌炎型的病犬,其病情變化速度相對較快并且病情急驟,通常在未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后就已經死亡。
在病變早期,可運用高免血清進行強心、護理、補液和消炎等處理,以此實現對治愈率的顯著提升。該病通常需要盡早發現和實施診斷治療,必要情況下還可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例如用雙黃連進行干預。雙黃連不僅具有較好的消炎、抗病毒功效,同時還能夠促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強化,通過靜脈給藥也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密切關注犬類的各項生理指標情況,及時對用藥方案進行調整,同時結合合理的補液速度、藥物以及劑量即,可達到較好的疾病治療效果。
4 結論
總而言之,犬類細小病有著較強的傳染性,且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在以往的治療過程中,未采取正確的藥物干預,導致病犬死亡率達到了50%,即便是通過及時和正確的干預后,基本的病例死亡率仍然不低于10%。因此說該種類病毒具有較大的危害性。為此加強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并根據疾病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和施以綜合防治手段,對控制死亡率有積極的作用。
(季小方 無錫新吳區梅村街道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