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副結核病是由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腸道傳染病,以頑固性腹瀉和進行性消瘦、腸黏膜增厚并形成皺褶、難以治愈且侵害4歲以下個體為典型特征。
1 病原體
副結核分枝桿菌是一種短桿菌,無運動性,不形成莢膜和芽孢,在病料和培養基上常成叢排列。革蘭氏染色陽性,具有抗酸染色的特性。在添加有抗酸菌死菌體或分枝桿菌生長素的培養基中才能生長。初代分離培養比較困難。本菌對外界環境和消毒藥的抵抗力都比較強。在被污染的牧場、廄舍糞便中可存活數月至1年。耐酸、耐酒精、抵抗青霉素和氯霉素。
2 流行病學
患病動物和帶菌者是本病的傳染源。病菌主要存在于腸壁黏膜及腸系膜淋巴結中,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飼料、飲水等,經消化道傳染。也可經交配、乳汁或胎盤傳染。本病常呈散發性,有時也可呈地方性流行。本病的發展緩慢,流行期長。據稱飼料中缺乏硒等礦物質,可能促進本病的發生與發展。
3 臨床癥狀
該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由數月至2年以上不等。病鹿逐漸消瘦,日漸衰弱,精神沉郁,采食減少,體溫無明顯變化,全身被毛粗亂無光,長時間呆立圈舍一角,目光無神,行動遲緩。眼結膜、口黏膜蒼白。胸前略有水腫。頜下淋巴結、鼠蹊部淋巴結稍腫大。病鹿下痢為間歇性,后變為持續性,有時糞稀如水樣,常常呈噴射狀排出,惡臭,帶氣泡。肛門及尾根部經常被糞便污染。若腹瀉不止,一般經3~4個月會因衰竭而死亡。有時可拖延至6個月甚至2年。染疫鹿群的死亡率高達100%。
4 病理變化
病畜尸體消瘦。眼觀可見患鹿腸道黏膜顯著肥厚,形成腦回狀皺褶,皺褶表面充血和出血,有的黏膜表面呈天鵝絨樣。此等病變常位于空腸后段、回腸末端及回盲瓣區域。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周圍結締組織呈膠凍樣無色透明水腫。淋巴結切面濕潤,流出水樣液,皮質增生、突起、外翻。從腸管到腸系膜之間的淋巴管粗大呈繩索狀。腸腔內容物甚少。
5 診斷方法
根據持續性腹瀉、進行性消瘦等典型癥狀,結合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由于飼養管理不當可引起消瘦,某些寄生蟲病、慢性中毒等也可導致下痢,因此為了鑒別,必須進行細菌學檢查、血清學診斷和變態反應診斷。
(1)細菌學檢查。可采取病鹿糞便中的黏液、血絲或黏膜碎片,制成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干燥后鏡檢,可見副結核分枝桿菌呈紅色,其他細胞及雜菌呈藍色。也可刮取腸黏膜,涂片、抗酸染色、鏡檢。對病死鹿,可取有病變的腸段,用滅菌生理鹽水輕輕洗滌,除去黏液及食糜,刮取腸黏膜,涂片、抗酸染色、鏡檢,或切開有病變腸段的腸系膜淋巴結皮質部,觸片或涂片、抗酸染色后鏡檢。為了提高檢出率,可通過沉淀法或浮集法集菌后再涂片、抗酸染色和鏡檢。也可在涂片上滴加金胺熒光色素后檢查,菌體呈黃色亮點,易于發現。本菌生長緩慢,分離培養由于需時太長,故在實驗診斷中很少應用。最近,副結核病基因探針診斷技術問世,快速、準確、敏感,可望在我國的養鹿生產中得到應用。
(2)血清學檢驗??捎瞄g接血凝試驗、補體結合反應、瓊脂擴散、對流免疫電泳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3)我國尚未生產副結核菌素,有條件時可在排除結核病后,用禽結核菌素做變態反應診斷,檢出率為80%。
6 防治措施
由于病鹿多在感染后期才出現臨床癥狀,因此藥物治療通常無效。使用鏈霉素、異煙肼等抗分枝桿菌藥物,均無效果。一般止瀉藥物,可使癥狀好轉,但停藥后不久即復發。防疫上要加強飼養管理,特別對幼鹿更要注意給予足夠的營養,以增強其抗病力。不要從疫場引進鹿,必須引進時要嚴格檢疫,確認健康后方可合群。對糞便檢驗呈陽性及有臨床癥狀的患鹿,要及時隔離。搞好衛生管理,定期消毒。禁止與牛群、羊群輪牧,以防較差感染。關于本病的人工免疫,國外有弱毒菌苗和滅活菌苗兩種,因免疫效果不佳和使接種動物變態反應陽轉,并且干擾結核病的檢疫,因而未能得到廣泛推廣。
(張秀鳳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九臺街道辦事處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