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記得,近期斷奶的犢牛與一歲左右和配過種的小母牛具有非常不同的營養需要,因而需要不一樣的飼喂。
開食料幫助促進犢牛瘤胃的生長和發育,但假設并認為斷奶后的犢牛是功能充分的反芻動物是不正確的。因此,必須繼續密切注意斷奶后小母牛如何飼養,使瘤胃繼續發育,也使這些小母牛的生長和發育最大化。
由于飼料成本是飼養小母牛的最大費用,因而既能促進生長發育,又能提高飼料轉換效率的營養策略,對動物本身和小母牛的飼養者都是有利的。
對斷奶后小母牛飼糧的密切注意,有利于確保她們按較快的速率生長,進而確保預期的配種,并有效利用喂給她們的飼糧。近期進行的科學研究,繼續顯示給斷奶小母牛飼喂優質和谷物基礎的飼糧對促進生長和提高飼料轉換效率的重要性。
飼糧成分雖然是飼喂小母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投送的方法也可以具有影響。有一個進行的研究,評估了飼喂小母牛的TMR,精料和干草在飼糟內并排或同時飼喂(SBS),或在飼糟內飼喂精料并在飼喂架上飼喂干草(HF),這三種方式對斷奶后小母牛生長和采食量的影響。
在研究過程中,用HF的方式投送飼料,分別比用SBS和TMR方式產生體重更多的小母牛。在生長期結束時小母牛的體重,對HF、SBS和TMR三種投料方式分別為274.6、261.5和261.0千克。
在生長期間,用HF飼喂的小母牛比SBS和TMR,平均每日多采食0.5千克的干物質采食量(DMI)。但用TMR飼喂的小母牛從試驗的第63天開始,至試驗結束,在后期每日采食較多的飼糧。
該研究的結果認為,按照平均日增重(ADG)的反應,分料飼喂的小母牛在轉換至新的飼糧時,保持了采食量和體增重,但用TMR飼喂的小母牛,就平均日增重和飼料效率方面而言,在轉換期結束時和在整個試驗期就趕上了其他方式飼養的小母牛。該研究表明,在小母牛的生長期間可能存在某一時間節點,那時候轉換至TMR飼喂可能是最理想的。
飼糧的谷物和飼草水平
在當前許多的奶牛飼喂體系中,犢牛在出生的幾天內就飼喂谷物基礎的開食料供自由選食,并在斷奶前不喂干草。至于犢牛何時應該喂給飼草的時間,應該喂給的飼草種類,以及應該喂給飼草的數量,仍有某些爭論。
在普渡大學進行的研究,目的是為了幫助確定飼喂斷奶后小母牛的最佳策略,檢驗了不同的精料對飼草的比率。研究在小母牛約重150千克和4.5月齡開始,在突然轉換為40%精料的常用飼糧以前,設定有一個飼糧含40%、60%或80%精料的56天過渡期。
在該研究中,增加谷物的配入量從飼糧干物質的40%至80%,導致小母牛體重的增加(表1)。
研究期間的每千克干物質采食量的飼料成本,在處理期內飼喂40%、60%和80%精飼料的小母牛,分別平均為0.24、0.26和0.28美元。每千克平均日增重的飼料成本,在研究期間飼喂60%精飼料的小母牛中為最低,但她們與飼喂80%精飼料的小母牛的飼料成本相比,在統計學上是相似的。
該研究指明,對斷奶后乳用小母牛飼喂較高谷物水平,可以提高生長,并在實際上可以降低增重成本。
此外,該研究還反映出飼喂高谷物水平的小母牛可以由突然轉換至較高飼草的飼糧而受到的負面影響,因為按80%精飼料處理的小母牛,顯示出在轉換至40%精飼料的飼糧時,其采食量明顯下降,而恢復至原有的生長水平則需要時間(數據未顯示)。
飼喂干草還是青貯?
飼草是小母牛飼糧的重要組分。然而很少有研究驗證斷奶小母牛在比較于干草時,能夠利用青貯的飼草有多好。已經進行的一項研究,評估了斷奶后乳用小母牛喂干草和袋裝青貯的生長性能。
在該研究中,在28天轉換期內飼喂含40%飼糧干物質的干草或袋裝青貯的小母牛,提高了平均日增重,而在另行的56天生長期喂給60%飼糧干物質的干草時,繼續提高了日增重(表2)。
該研究的結果表明,對斷奶后乳用小母牛飼喂青貯飼草,可能導致生長的減少和飼料轉換效率的降低。在該研究中,喂以干草的小母牛明顯地能夠更好地利用飼糧中的干草。
雖然在本研究中瘤胃發育的程度和容量尚未確定,但有可能是斷奶后小母牛的瘤胃仍在發育之中,而且在它們發育的那個時間節點是不能充分利用青貯飼草的。
結論
斷奶后乳用小母牛應用的最好飼喂策略,是使小母牛繼續達到她們的生長潛力,同時降低每千克增重的成本和飼養小母牛的總體成本。斷奶后繼續飼喂高水平谷物,提供營養的可消化來源,可以促進生長并提高飼料效率。
在幼齡階段,小母牛似乎繼續需要可有效利用的能量來源,因為她們的瘤胃還在繼續發育。認識到斷奶后小母牛仍在發育,尚未準備好像母牛那樣的飼喂,將促進對需要開發特殊飼喂策略有更好的理解,進而使這些小母牛有最好的生長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