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畜牧獸醫技術 > 正文

產蛋鵝的科學飼養管理

發布時間:2015-11-26 14:17    作者:牧通人才網    來源:    查看:
    1  飼養方式

    規模化的養鵝場,對種鵝多采用全舍飼的方式飼養。要加強戲水池水質的管理,保持清潔。舍內和舍外運動場也要每日打掃,定期消毒。小規模和單品種飼養種鵝,采用放牧與補飼相結合的飼養方式比較適合,晚上趕回圈舍過夜。放牧時應選擇路近而平坦的草地,在路上慢慢驅趕,上下坡時不可讓鵝爭搶擁擠,以免受傷。尤其是產蛋期的母鵝行動遲緩,在出入鵝舍和下水時,應用竹竿稍加阻攔,使其有秩序地出入棚舍或下水。放牧前要熟悉當地的草地和水源情況,掌握農藥的使用情況。不能讓鵝群在污穢的溝水、塘水、河水內飲水、洗浴和交配。種鵝喜歡在早晚交配,故在早晚各放水1次,有利于提高種蛋的受精率。

    2  防止產窩外蛋

    母鵝有擇窩產蛋的習慣,第一次產蛋的地方往往成為它固定產蛋的場所,因此應在產蛋鵝舍內設置產蛋箱(窩),開產時有意識地訓練母鵝在產蛋箱(窩)內產蛋。母鵝的產蛋時間大多數集中在下半夜至上午10時左右,個別的鵝在下午產蛋。舍飼鵝群每日至少集蛋3次,上午2次、下午1次。放牧鵝群,上午10時以前不能外出放牧,在鵝舍內補飼,產蛋結束后再外出放牧,而且上午放牧的場地應盡量靠近鵝舍,以便部分母鵝回箱(窩)產蛋,這樣可以減少母鵝在野外產蛋而造成種蛋的丟失和破損。

    放牧前檢查鵝群,如發現個別母鵝鳴叫不安、腹部飽滿、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動遲緩和有覓窩等表現,應將其送到產蛋箱(窩)內,而不要隨大群放牧。放牧時如果發現有母鵝出現神態不安,急欲找窩的表現,或向草叢或較為掩蔽的地方走去時,則應將該鵝送到鵝舍產蛋箱(窩)內產蛋,待產完蛋后就近放牧。

    3  控制就巢性

    我國許多鵝種在產蛋期間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就巢性,對產蛋性能造成很大的影響。生產中如果發現母鵝有戀巢表現時應及時隔離,關在光線充足、通風、涼爽的地方,只給飲水不喂料,2~3天后喂一些干草粉、糠麩等粗飼料和少量精料,使其體重不過度下降,待醒抱后能迅速恢復產蛋。也可使用市場上出售的“醒抱靈”等藥物。

    4  補充人工光照

    (1)光照的作用。光照時間的長短及強弱以不同的生理途徑影響家鵝的生長和繁殖,對種鵝的繁殖力有較大的影響。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兩種。人工光照的廣泛應用,可克服日照的季節局限性,能夠創造符合家鵝繁殖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晝長光照。人工光照在養雞生產上已被廣泛應用,但在養鵝生產上還未被廣大養鵝戶所采納。光照管理恰當,能提高鵝的產蛋量和種蛋的受精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光照的原則。研究表明,光照對鵝繁殖力的影響機理十分復雜。在臨近產蛋時延長光照時間,可刺激母鵝適時開產,縮短光照可推遲母鵝的開產時間;在生長期采用短光照(自然光照),然后逐漸延長光照時間,可促使母鵝開產;調控光照可以獲得非季節性連續產蛋;在休產換羽時突然縮短光照,可加速羽毛的脫換。開放式鵝舍的光照受自然光照的影響較大,因此光照制度必須根據鵝群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分別制定。

    育雛期為使雛鵝均勻一致地生長,0~7日齡提供24小時光照時間,8日齡以后從24小時光照逐漸過渡到只利用自然光照;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產蛋前期種鵝臨近開產期,用6周的時間逐漸增加每日的人工光照時間,使種鵝的光照時間(自然光照+人工光照)達到16~17小時,此后一直維持到產蛋結束。

    5  利用年限

    鵝是長壽家禽,多數鵝種母鵝的年產蛋量高峰在第二至第四個產蛋年,而且經產母鵝種蛋合格率提高,因此要充分發揮母鵝的繁殖潛力,母鵝一般飼養3~4年才淘汰。但是每個產蛋年結束時也要淘汰部分表現差的母鵝。一般淘汰有抱性或抱性強的個體、換羽早的個體和傷殘的個體。公鵝的配種能力一般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因此公鵝可以每年更新一部分,3~4歲齡的公鵝應盡量少些,形成以新配老的結構。此外,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普遍采用一個產蛋年全群更新的方式。

    (黑龍江省嫩江縣嫩江鎮畜牧站  高躍飛)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