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畜牧獸醫技術 > 正文

育肥牛運輸應激風險管理與入場流程五步法

發布時間:2023-02-27 11:22    作者:.    來源:安格斯雜志    查看:
    作為經濟動物,肉牛養殖尤其育肥牛養殖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得盈利。肉牛養殖有三項大的成本投入,一是購牛成本;二是飼養成本,涵蓋飼料、管理、設施、人員等方面;三是保健成本,因為不能直接看到收益,所以也最容易被育肥場忽略,事實上保健上投入的每分錢后續都會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和收益率。

    育肥牛保健包括三大方面:首先是疫病防治,涉及疫苗防疫;其次是牛呼吸道疾病(BRD)的防控;第三是寄生蟲疾病。

    本文主要分享三方面內容:第一,肉牛運輸應激風險概述;第二,牛呼吸道疾病(BRD)介紹;第三,如何預防和控制——育肥牛應激風險管理入場五步法。

    肉牛運輸應激風險概述

    我國肉牛養殖現狀可用兩個詞概括:北繁南育或北牛南調。因為架子牛和育肥牛場往往不在一個區域,架子牛轉到育肥牛場的過程需要長途運輸。

    運輸應激指動物在異地長途運輸過程中,受到環境變化(溫濕度、風雨)、運輸過程(裝卸、顛簸、噪聲、擁擠)、心理壓力(捕捉、驅趕、合群)、饑渴(禁食或者限飼)、日糧轉變、潛在病原等應激因素的綜合作用所產生的適應性和防御性反應,是影響肉牛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很容易引起疾病爆發,一旦發病損失巨大。

    牛呼吸道疾病(BRD)介紹

    由多種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牛肺炎、運輸熱、支氣管炎等統稱為牛呼吸道疾病(BRD),常發生于新引進牛群及秋冬季節。BRD的嚴重程度不僅與遭受的應激強度有關,而且與牛自身免疫力、牧場飼養管理等有關,臨床表現為高熱、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呼吸困難、咳嗽、流涎等。

    牛呼吸道疾病擁有很高的流行率和死亡率。北美數據顯示BRD死亡率平均3%左右,育肥場50%死亡病例由BRD造成。根據牛群狀況、地區、管理不同,發病率有很大的波動區間,北美至少40%,育肥場3/4的問題都是牛呼吸道疾病。我國各地數據波動更大,高的地區高達70%-80%發病率。

    BRD帶來的經濟損失

    直接經濟損失:第一,死亡損失最大,一旦肉牛病死,前期飼料、管理等所有成本都將損失。第二,治療成本,因為每發生一例呼吸道疾病病例都需要治療或干預,現在普遍的治療措施是使用對應的抗生素,同時通過配合輔助治療如抗炎藥的使用。美國核算每一次治療成本約合140-160元人民幣。第三,勞動力成本,即牛呼吸道疾病帶來揭發、診斷、治療所需要的勞動力成本。

    間接經濟損失:包括生產性能下降、日增重降低、飼料效率降低等。

    BRD對育肥場的影響

    下圖展示了在美國進行的一個研究。七年間調查近5萬頭肉牛,統計得了BRD的牛不治療、治療一次及兩次或以上的牛生產表現有何不同。可以看到,沒有得過BRD的牛整體出欄時間、每日增重、增重每單位體重成本、死亡率都會有顯著改善,得過一次各方面指標顯著降低,得過兩次以上指標更差。
    BRD相關病原和影響因素

    牛呼吸道疾病全稱牛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多因子問題。不是由某一種病原所造成,而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包括細菌性病原、病毒性病原和應激因子綜合造成的問題。

    應激因子:包括氣溫冷熱變化、空氣環境、外傷、疲勞、脫水、饑餓、焦慮、刺激性氣體、營養、缺陷和手術等各種各樣的應激因素。

    病毒因子:包括呼吸道合胞體病毒、PI3-副流感病毒-3型、皰疹病毒、BVDV、IBR、腺病毒、鼻病毒、牛呼吸道冠狀病毒、腸病毒等都是和呼吸道疾病產生關聯的病毒。

    細菌因子:溶血性曼氏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支原體、睡眠嗜組織菌、化膿隱秘桿菌、都柏林沙門氏菌等。

    呼吸道疾病通常是細菌、病毒甚至加上支原體等多種病原所組合的感染。此外,寄生蟲如肺線蟲、真菌如曲霉菌等的感染都會導致牛發生呼吸道疾病。

    BRD發病機制——最常見的支氣管性肺炎

    以最常見的支氣管性肺炎來分析牛呼吸道疾病的發病機制。健康的動物是自身抵抗力和外界疾病感染壓力達到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一旦平衡遭到破壞,動物就會呈發病狀態。

    對牛呼吸道疾病來說,細菌性病原主要藏存在環境中,最常見的包括巴氏桿菌、曼氏桿菌、牛支原體等。牛的呼吸系統有一套防御機制,包括三種,第一種是物理性防御機制,代表了呼吸道黏膜的纖毛活動梯,第二種是分泌性防御機制,第三種是細胞防御,這幾種防御機制共同對抗牛遭受到的疾病感染挑戰,才能保證牛只健康狀態。

    任何發病誘因破壞牛的防御機制,導致牛免疫系統受損,最終發病。第一,病毒感染導致牛呼吸道黏膜內層損傷,破壞黏液纖毛活動梯,導致這層黏膜不再分泌黏液、纖毛萎縮等,物理防御機制失效,這些纖毛不能有效擺動,把病原排出呼吸道,所以破壞了物理性防御機制,損傷了免疫系統。第二,應激是非常重要的發病誘因,讓牛產生內源性皮質類固醇物質,幫助渡過應激階段,但與此同時也會損傷免疫力。第三,環境因素包括有毒氣體、溫度、粉塵等,損傷呼吸道黏膜,破壞掉免疫力。第四,脫水,牛呼吸道黏膜內層損傷,影響免疫力。

    病原隨著呼吸道侵入肺部,造成肺部最終感染,疾病挑戰逐漸大于動物抵抗力,呈現動物發病的狀態。

    BRD如何診斷

    世界范圍內對肉牛的呼吸道疾病都采用DART評分方法。該方法比較簡單,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發現癥狀,即DAR三方面,D代表精神狀態,看牛是否有正常的精神表現、有無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A代表食欲表現,看牛是否有正常食欲或食欲減退狀況;R代表呼吸表現,看牛呼吸頻率、呼吸方式是否正常,是否有異常的呼吸狀態。

    如果任何一方面表現出異常狀態,需要測量體溫進行確診,即第二步體溫確診。如果體溫升高可以確診為牛呼吸道疾病,及時采用呼吸道疾病干預措施,主要使用長效靶向抗生素。

    但也要意識到,牛呼吸道疾病的診斷比較困難。首先牛作為被捕食的動物,在自然界中會有掩蓋自己患病體征的天性,因為捕食者要先捕食群體中最弱的動物,加上牛是草食動物,對其它動物的目光非常敏感,所以想找到表現出患病癥狀的牛往往更加困難。

    BRD臨床癥狀發展

    牛呼吸道疾病最早發生異常是體溫升高、開始發熱,隨著病程進行表現出流鼻涕、有分泌物、呼吸異常、精神沉郁、咳嗽等,明顯的臨床癥狀往往發生在病程后期。

    呼吸道疾病進展迅速,尤其急性曼氏桿菌感染的牛呼吸道疾病從發病到最終病死整個病程最短僅一兩天。

    BRD的預防

    對于牛的呼吸道疾病,預防大于治療。有效抗生素的合理預防性使用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性措施。預防性使用指的是對已經爆發疾病的牛群或高危牛群使用長效靶向抗生素。抗生素預防性使用首先可以幫助群體中的健康動物提高抵抗力,避免被已患病的動物感染,其次是可以避免揭發所產生的問題。

    采用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需要具備特定的條件:第一,對致病菌敏感,可以快速到達靶器官,發揮殺菌抑菌作用;第二,必須擁有長效力,以預防新的和正在進行的感染、減少應激,覆蓋更長時間幫助動物對抗病原感染;第三,盡可能降低對胃腸道消化功能的負面影響。

    專克靈是勃林格原研的加米霉素,其特色是快速見效+長效,是一類完美符合呼吸道疾病預防性治療的產品。皮下注射后30分鐘內可以到達常見的藥物濃度;隨著時間進展,1天后可以達到18-36倍的高效濃度;7天、10天甚至15天后,靶組織中的有效藥物濃度依然高于常見病原濃度,具有持續的抑菌效果。

    此外對更幼齡的犢牛來說,抗生素產品對腸道菌群生態系統沒有影響,不會影響到未來的生長表現。專克靈主要作用于肺部,在腸道濃度更低,遠遠不會影響腸道菌群。

    如何預防和控制育肥牛運輸應激

    運輸應激流程主要涉及購牛環節、運輸環節、到場后處理環節和后續處理環節。其中,到場前肉牛在交易市場或運輸環節遭受的應激,育肥場很難把控,能把控的就是到場后的處理。

    推薦大家一定要在肉牛到場后進行適合自己的完整到場流程;如果有條件,在運輸環節、購牛環節進行預處理或預防措施會更好。

    北美地區常見育肥牛入場流程

    以美國為例,96%的美國千頭以上規模育肥場都會在肉牛到場時針對呼吸道疾病采取措施,包括使用商品化呼吸道疾病疫苗或長效抗生素,幾乎全部育肥場(99.8%)會使用群體驅蟲方式驅蟲,進行群體性預防性治療。

    處理流程步驟:93%以上的牧場在72小時內完成所有工作。

    1.牛只休息:處理前休息12-72小時;

    2.登記認證:牛只個體登記-耳標;

    3.疫苗免疫:92%以上牧場免疫BRD疫苗,72%以上免疫梭菌疫苗;

    4.寄生蟲控制:90%以上牧場入場全群驅蟲;

    5.注射抗生素(預防性治療):40%-71%的牧場進行預防性治療;

    6.去勢去角:增加安全性與牛肉品質;

    7.植入激素:增加日增重與飼料轉化率。

    勃林格育肥牛應激管理入場5步法

    針對我國育肥場現狀,勃林格總結了育肥牛應激管理入場5步法:入場準備與風險評估,入場休息與疾病檢查,集中處理-疫苗+BRD+驅蟲,后續跟蹤-DART評估揭發,牛群穩定渡過應激階段。

    第一步:入場準備和風險評估。(1)牛到場前,疫苗、藥物、添加劑、飼草、飼料等一定要提前準備好。(2)圈舍消毒,料糟、水糟清潔消毒,病牛處理隔離圈舍準備好。(3)根據采購牛來源、月齡、體重、運輸距離、前處理方式等,細致了解牛群狀況。(4)評估牛群高低風險,更好的確定適合的入場方案。

    下圖展示了育肥牛入場健康風險評估標準。可以看到,體重越大、月齡越大的牛免疫力越好,相對患病風險越低;來自交易市場的牛相對風險更高;單一來源的牛風險更小;運輸時長越長,相對風險越高。全部評估過影響因素后,可以把即將到場的牛群簡單分為高風險或低風險群體。
    第二步:入場休息與疾病檢查。(1)牛只到場,檢查牛群外傷、下車行走情況,評估牛群到場精神狀態。(2)適量飲水,添加電解多維(牛專用)及免疫增強劑。(3)優質干草飼喂,漸進式增加飼料,青貯建議1周后。日糧盡可能與入場前保持一致,避免應激。(4)到場牛需要一定的休息時間,運輸多久休息多久,休息期間異常牛隔離病牛圈,提前處理-FMD、BRD、外傷及其他問題。

    第三步:入場集中處理。(1)入場登記:耳標、稱重等認證登記工作,便于更科學的確定肉牛養殖效率。(2)休息后集中進行疫苗+專克靈+害獲滅處理。(3)若牛場無規范通道及保定裝置,休息后處理造成額外應激,可在下車時統一處理。(4)高風險牛群:群體處理,使用群體預防性抗生素+寄生蟲驅蟲。(5)低風險牛群:群體疫苗+驅蟲處理,之后每日巡圈,使用DART評分標準揭發處理。(6)休息期間所揭發隔離牛只,根據情況可統一處理或BRD痊愈后處理,避免造成額外影響。

    第四步:后續跟蹤-DART評估揭發。統一處理后持續評估牛群狀況;觀察牛群3/5/7日癥狀;觀察采食量,監測采食、精神異常牛體溫;DART評估,異常牛按建議方案處理。判定牛是否痊愈,只要看DART中D、A、R的癥狀是否恢復正常。

    第五步:牛群穩定渡過應激階段。當牛群采食量正常,所有異常狀況牛都已痊愈,可以判斷牛群已經安穩渡過應激階段。

    過去幾年,勃林格在不同地區應用了運輸育肥牛到場五步法后,因呼吸道疾病造成的淘汰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運輸應激管理-入場操作五步法要點分析

    1.針對不同品種牛、不同來源牛,抗生素處理方案會有所區別。

    2.根據牛只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區分,評估高危或低危牛群。高危牛群主要涉及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性治療,低危牛群不用全群抗生素預防性治療,只要后續評估、揭發、個體治療即可。

    3.科學驅蟲,合理使用疫苗,肉牛到場合理營養過渡,科學觀念替代經驗主義。

    4.詳細記錄BRD發病、FMD發病、治療處方、用藥成本、稱重數據,用于定期量化評估流程方案優劣。

    5.后續定期回顧,量化評估,批次總結,設計并制定適合自己的入場流程,積累數據,為將來不斷改善飼養水平帶來很大的好處。

    最后希望大家在未來的生產過程中可以“多產一斤肉,少損失一頭牛”。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