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畜牧行業的發展,飼料行業也隨之快速發展。為了進一步規范飼料行業的生產經營行為,保障飼料的安全性,推動飼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本文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對飼料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
自2012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飼料生產國以來,我國已經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飼料大國。但我國在飼料安全監管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導致飼料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因此研究和分析飼料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飼料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飼料產品的安全問題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關注,也采取了相關的措施,但是飼料產品的安全衛生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影響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的種種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濫用飼料添加劑、私自添加違禁藥品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飼料安全監管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飼料產品的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飼料安全監管檢測機構設置不健全,檢測手段落后,檢測設備老化與不足,使得不少地方的飼料安全檢測面臨“檢不了、檢不出、檢不準、檢得慢”這一尷尬境地,再加之監管檢測經費的投入力度不夠,從而使得“全覆蓋”檢驗也難以實施,無法適應新形勢下飼料安全監管工作的發展需要。
2 加強飼料安全監管的對策
(1)設置畜牧產品安全管理機構。畜牧產品安全問題并不是一個單因素問題,從畜舍到餐桌會經歷多個環節,比如飼料投喂、飼養管理、疫病、免疫、屠宰加工以及銷售等等,是長過程、多因素、多環節影響的結果,而飼料投喂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倘若畜牧產品生產過程中管理不力,導致大量生產、銷售的畜牧產品都是不安全產品,那么加強監管不僅面臨著面廣點多的問題,還面臨著監管成本浪費的問題。因此,為了確保畜牧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有效監管,從根源上確保畜牧產品安全,建議設置統一的畜牧產品安全管理機構,將獸藥、飼料、畜產品加工和銷售等都納入管理中,統一規劃、統一管理,解決飼料安全監管檢測機構設置不健全的問題,同時也有利于資源的集中利用,以便更好地解決飼料安全問題。
(2)加強飼料生產流通使用監督。首先,組織轄區內的飼料生產企業將“飼料生產企業年度備案”工作認真做好。其次,對飼料生產企業和飼料產品批準證件進行徹底檢查,根據飼料產品要求對飼料原輔料、生產車間和成品庫進行嚴格檢查,對飼料生產、銷售等記錄要嚴格核對。重點檢查飼料添加物(飼料添加劑、藥物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合飼料)是否合法、規范,是否擁有省級以上飼料管理部門核發的批準文號。再次,督促飼料企業要對內部管理予以進一步完善,要有健全的成品料留樣封存記錄和成品料的出入庫記錄,確保產品質量。最后,要重點檢查飼料經營使用單位,一是檢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產品有無標示產品用途的飼料標簽;二是檢查經營使用的飼料產品是不是“三無產品”;三是檢查經營使用的飼料產品是不是假冒偽劣產品,是否存在過期或變質情況。
(3)加強飼料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一是趕場宣傳,要將各鄉鎮趕場的機會充分利用起來,出動新飼料法律法規宣傳車,對各個鄉鎮進行巡回宣傳,并向人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二是集中培訓,各地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飼料生產、經營、銷售企業以及畜禽養殖場(大戶)技術人員分片分塊進行集中培訓,讓飼料生產、經營、銷售企業以及畜禽養殖場(大戶)技術人員對新飼料法律法規的立法目的、意義、法律規定及處罰力度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促使飼料生產、經營、銷售企業以及畜禽養殖場(大戶)技術人員真正做到知法、守法、誠信生產、經營以及不使用假冒偽劣、過期、變質飼料產品。三是結合“科技進村入戶”活動,通過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和發放宣傳冊等方式,深入各個鄉鎮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為廣大畜禽養殖戶提供現場法律、政策咨詢服務,多角度、全方位對飼料法規知識予以宣傳,營造良好的學習新飼料條例的社會氛圍。
3 結語
總而言之,飼料產品安全與畜牧產品安全息息相關,最終影響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危及人類的生命安全。不僅如此,飼料產品安全還與生態環境保護有著密切的聯系,飼料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還會通過動物的排泄物進入到土壤或是水域中,進而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因此務必要對飼料安全監管問題高度重視。
(王建軍 烏蘭察布市豐鎮市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