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病誘因
該病的誘因復雜。引種不規范,購進處于潛伏期的病羊是該病持續感染的關鍵因素。飼養管理不善、舍內養殖羊群密度大、通風不合理、圈舍消毒不嚴、喂料單一,以及粗放化經營管理等,都能夠降低羊體的抗病能力而誘發此病。
2 臨床癥狀
病初羊只的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隨即咳嗽,流漿液性鼻涕。4~5天后咳嗽加重,干咳而痛苦,漿液性鼻涕變為黏膿性,常黏于鼻孔和上唇,呈鐵銹色。病羊多在一側出現胸膜肺炎變化,肺部叩診有實音區,聽診肺部呈支氣管呼吸音或呈摩擦音。觸壓胸壁,病羊表現敏感、疼痛、呼吸困難、高熱稽留、眼瞼腫脹、流淚,或有黏液和膿性分泌物,腰背起伏作痛苦狀。懷孕母羊可發生流產,部分羊肚脹腹瀉,有些病例口腔潰爛,唇部和乳房等部位皮膚發疹。病羊在瀕死前體溫降至常溫以下,病期多為7~15天。
3 病變病理
病變部位多局限于胸部。胸腔常有淡黃色積液,有時多達500~200mL,暴露于空氣后其中有纖維蛋白凝塊。病理損害多發生于一側,常呈纖維蛋白性肺炎,間或為兩側性肺炎;肺實質硬變,切面呈大理石樣變化;肺小葉間質變寬,界限明顯;血管內常有血栓形成;胸膜增厚而粗糙,常與肋膜或心包膜發生粘連;支氣管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并有出血點;心包積液,心肌松弛、變軟;肝臟和脾臟腫大,膽囊腫脹;腎臟腫大,被膜下可見有小點狀出血。
4 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注意圈舍衛生,及時清掃圈舍,嚴格消毒管理,營造清潔、衛生、干燥的養殖環境。搞好接種防疫,常用的接種疫苗有綿羊肺炎支原體滅活苗,具體的接種程序應根據羊場該病的實際流行而定。嚴格引種檢疫,確保種源健康。新引進的種羊應隔離飼喂30天以上,確保無病患后混入大群飼喂。堅持自繁自養原則,培育種群健康。個別感染病例耐過后,致病菌在病畜的肺部組織內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可能成為此病持久感染的疫源。為此一經發現,應立即封鎖隔離飼喂,病情嚴重的應徹底進行無公害化處理。注意羊場消毒,堅持全進全出,尤其出售羊只空圈舍后應徹底清掃干凈,待干燥后嚴格消毒,空置1周后方可安排下批羊只進入。
(2)治療措施。治療該病常規的藥物有雙黃連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可作為首選藥物使用。具體用量為10mL/50kg體重,每天2次肌肉注射,連續用3~4天,效果良好。或者用氨茶堿注射液每只羊每次用2mL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用3~4天。
該病的后期治療往往因繼發病的感染而加大患病畜的致死率,為此要控制病情的惡化,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錯。此病的致病菌源-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沒有完整的細胞壁,僅有兩層細胞膜。所以那些可作用于細胞壁而抑制致病菌生長的藥物,比如青霉素類藥物和頭孢類藥物等,對支原體的殺滅效果均不佳。可嘗試用替米考星或泰樂菌素等藥物治療。
如下藥物的組合施治,同樣會取得不錯的療效。0.9%鹽水每次250mL、地塞米松每次12mg、鹽酸林可霉素40mg/kg體重,配合用三磷酸腺苷混合后1次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續用4~5天。
5 體會總結
綿羊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而誘發的急性、熱性和高度傳染性疾病,該病常在季節交替時發生,多數為地方性流行,發病后的致死率較高。考慮到該病的危害性,要重視此病的防控。應重視搞好圈舍衛生,注意消毒管理,營造清潔、衛生和干燥的養殖環境。做好接種防疫工作,根據羊場該病的實際流行情況,科學規范地制定接種程序,以增強羊群的抗病體質。堅持自繁自養原則,培育種群健康,為提升養殖效益奠定基礎。
養殖的羊群中一旦發現有疑似病例,務必及時隔離診治。尤其是那些處于潛伏期的病羊,一經發現應立即封鎖隔離飼喂,病情嚴重的應徹底進行無害化處理。早期發現患病羊要及時采取抗菌消炎、對癥治療措施。根據流行病的發生情況,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建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抗生素治療,以防繼發感染,有效降低羊群的致死率。
(王金明 新疆阜康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