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豬傳染性胃腸炎作為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由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該病多發(fā)生在冬春寒冷季節(jié),以病豬出現(xiàn)腹瀉、嘔吐和脫水為主要臨床特征。
1 流行特點
(1)該病僅感染豬,而其它動物均無易感性。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10日齡以內的乳豬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高,斷奶豬、育肥豬和成年豬的癥狀較輕,大多數(shù)能自然康復。
(2)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毒隨糞便、乳汁、鼻汁中排出,污染飼料、飲水、空氣及用具等,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害易感豬。
(3)該病多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在新疫區(qū)呈流行性發(fā)生,傳播迅速,在1周內可散播到各年齡組的豬群。在老疫區(qū)則呈地方流行或間歇性發(fā)生,發(fā)病豬不多,以10~6周齡小豬容易患病,隱性感染率很高。
2 臨床癥狀
(1)哺乳豬。突然發(fā)生嘔吐,接著發(fā)生劇烈水樣腹瀉,通常嘔吐多發(fā)生于哺乳之后。病豬精神沉郁、消瘦,被毛粗亂無光澤。下痢為乳白色或黃綠色,有未消化的乳塊,惡臭。發(fā)病末期,由于嚴重脫水和營養(yǎng)缺乏,病豬極度消瘦和貧血,體重迅速減輕,體溫下降,惡寒怕冷,常聚集相互擠壓而保溫。病豬常于發(fā)病后2~7天死亡。乳豬發(fā)病的特點是日齡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出生5天以內仔豬的死亡率為100%,日齡較長的耐過仔豬則生長緩慢。
(2)育肥豬。突然發(fā)生水樣腹瀉,食欲不振,無力、下痢,糞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含有少量未消化的固體物。在腹瀉初期,偶有嘔吐。病程約為1周,腹瀉停止而康復,很少死亡。在發(fā)病期間,增重明顯減緩。
(3)成豬和母豬。成豬感染后一般不發(fā)病。部分豬表現(xiàn)輕度水樣腹瀉,對體重無明顯影響。妊娠母豬的癥狀往往不明顯或僅有輕微的癥狀。哺乳中的母豬發(fā)病后,多表現(xiàn)為高度衰弱,體溫升高,泌乳停止、嘔吐、食欲不振、嚴重腹瀉。此時,母豬常與仔豬一起發(fā)病。
3 病理變化
對病死豬剖檢可見的特征性病變是輕重不一的卡他性胃腸炎。病豬嚴重脫水,明顯消瘦,可視黏膜蒼白或發(fā)紺。胃內滯留有未消化的凝固乳塊,腸腔內有大量泡沫狀液體和未消化的淡藍色凝固乳塊,腸壁變得極薄,呈半透明狀,血管呈樹枝狀充血。腸系膜淋巴管內見不到乳白色乳糜,表明脂肪的消化吸收或轉動發(fā)生障礙。腸系膜淋巴結腫脹,腸壁淋巴小結亦腫脹。
4 診斷
(1)依據(jù)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特點可做出初步診斷,若要進一步確診則需分離病毒。通過新生仔豬的感染試驗,測定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的中和抗體效價。病理檢查時,通常采取病豬的小腸,制作冰凍或石蠟切片,用熒光抗體法進行檢查,或用RTPCR技術進行確診。
(2)鑒別診斷。豬流行性腹瀉的病原是豬流行性腹瀉病毒,主要臨床癥狀為水樣腹瀉,病豬體溫正常或稍高,眼觀變化僅限于小腸。豬輪狀病毒病的病原是豬輪狀病毒,多發(fā)于8周齡以內的仔豬,病死率也相對較低,剖檢不見胃底出血,主要病變?yōu)榇竽c和小腸黏膜呈條狀出血或彌漫性出血。仔豬副傷寒的病原為沙門氏菌,易感豬群是1~4月齡的仔豬,特別是剛斷奶后的仔豬。
5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1)對癥治療可以減輕脫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和酸中毒。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持仔豬舍恒溫和干燥,可減少死亡,促進恢復。讓仔豬自由飲服此配方溶液(氯化鈉3.6g,氯化鉀1.5g,碳酸氫鈉2.5g,葡萄糖20g,飲用水1000mL),具有防治作用。為防止繼發(fā)感染,對2周齡以下乳豬,可適當應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藥物,如用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10~30mg/kg體重,每天2次。磺胺脒0.5~4g,次硝酸鈉1~5g,小蘇打1~4g,混合口服。
(2)中藥方劑治療。訶子、秦皮、烏梅各12g,黃芩9g,丁香6g,車前子5g,混水煎汁、去渣,趁熱沖玉米面成糊狀喂病豬。板蘭根150g,黃柏、秦皮、白頭翁各120g,訶子、烏梅各80g,積殼70g,甘草60g,半夏、黃連各50g(10頭仔豬1日用量),水煎2次,合并濾液(約1L),給30日齡以內仔豬每頭灌服20~30mL,30日齡以上者灌服30~50mL,2次/天,連服3~5天。
6 預防
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切斷病原傳播途徑。平時注意不從疫區(qū)或病豬場引進豬只,以免傳入本病。若必須引進豬只,要注意檢疫、隔離。對懷孕母豬于產(chǎn)前45天及15天,用豬傳染性胃腸炎弱病毒疫苗經(jīng)肌肉及鼻內各接種1mL,使其產(chǎn)生足夠的免疫力。讓哺乳仔豬通過吃母奶獲得抗體,能有效地預防該病。此外,小豬出生后,用無病原性的弱毒疫苗進行口服免疫,每頭1mL,也可有效預防豬傳染性胃腸炎。
(王藝偉 河南省鶴壁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