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豬口蹄疫屬于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該病具有很快的發病速度和傳播速度,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控制,就會造成養豬場的經濟損失。基于豬口蹄疫疾病的特征和危害,在豬養殖過程中養殖者應該做好豬口蹄疫疾病的防治工作。在豬口蹄疫的防治過程中,最主要的治療方案就是進行疫苗注射。但是在疫苗接種過程中,部分豬會出現過敏反應,需要進行及時的處置,如果處置方式不合理或者不及時,嚴重者會造成豬的過敏死亡。因此,本文著重分析了豬口蹄疫疾病防治中疫苗過敏反應的處置方式及預防措施,希望能夠為養殖人員提供參考。
在養殖發展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經常會出現動物疫病,尤其是傳染性的動物疫病,會對養殖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并且嚴重危害畜產品安全。口蹄疫疾病在很多動物中都是常發的疾病。豬口蹄疫疾病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潰爛、發熱和蹄部潰爛等癥狀,該疾病對豬的健康生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疫苗注射是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但是在疫苗接種過程中,豬容易產生過敏反應。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口蹄疫疫苗接種過程中,做好過敏反應的處置和預防工作。
1 臨床癥狀
一般的過敏反應通常發生在注射口蹄疫疫苗3~4小時后,個別豬注射疫苗后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減退,體溫稍升高,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1~3天后即可恢復正常。因個體差異不同,個別豬會出現急性過敏反應。豬急性過敏反應可見豬身上有青紫塊,同時伴有流涎,表現為呼吸加快、可視黏膜充血、水腫、肌肉震顫、口角出現白沫、發抖、四肢不能站立和倒地抽搐等癥狀,如果搶救不及時豬會迅速死亡。據統計,口蹄疫疫苗注射過敏反應比例在0.1%左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搶救及時、措施得當、癥狀及時得到解除或緩解,是搶救口蹄疫疫苗過敏、降低死亡的關鍵。
2 豬口蹄疫疫苗過敏反應的處置
一般的過敏反應通常在注射疫苗后15分鐘內出現,所以通過定時觀察即可發現豬口蹄疫疫苗的一般過敏反應,并且一般的過敏反應的癥狀會隨著注射后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消失。當豬注射疫苗后發生急性過敏反應時要采取相應的脫敏急救措施。緊急對豬頭部皮下注射1mL腎上腺素,如果癥狀沒有減輕,再注射1mg地塞米松,并且根據豬的反應情況,間隔半小后再注射同等劑量的地塞米松。如果豬的反應狀況仍然未得到明顯改善,則可再注射1g維生素注射液。
3 豬口蹄疫疫苗過敏反應的預防
(1)注射前的預防措施。對豬口蹄疫疫苗的過敏反應,可以從對豬注射疫苗前、注射過程中和注射后進行預防。首先在注射疫苗前,對豬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準確評估,檢查豬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或者處于病毒感染潛伏期。對于已經懷孕和體質比較弱的豬,應等到其身體狀況良好時再進行疫苗注射。注射疫苗前應該將疫苗搖晃,使藥物混勻,在低溫中注射應該做好疫苗的回溫工作。
(2)注射時的預防措施。在注射疫苗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合理的注射部位。在豬的肌肉部位注射,注射扎針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在使用注射器的時候,一定要將注射器內的空氣排空。對于已經開封的疫苗,一定要在當天使用完。在注射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注射疫苗的量,根據豬的實際大小和重量計算合適的疫苗量,注射疫苗量太少不能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而疫苗量太多又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3)注射后的預防措施。豬的口蹄疫疫苗過敏反應一般發生在疫苗注射后的15分鐘內。因此,注射完疫苗后不能馬上撤離,應該逗留20分鐘左右,最好每隔一段時間都對豬進行檢查和觀察。在注射疫苗前應當準備好腎上腺素和5%葡萄糖溶液等脫敏藥物,一旦發現豬出現過敏反應,應該馬上進行對應的處理。
總之,豬口蹄疫疾病屬于一種常見的豬疾病類型,具有傳染性。為了預防豬口蹄疫疾病的發生,在豬養殖過程中要做好豬口蹄疫疾病的預防工作。在疫苗接種過程中如果出現過敏反應,應該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置。從我國當前的豬口蹄疫疫苗過敏處置和預防現狀來看,針對該疾病的防治措施還不到位,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但是筆者相信經過廣大豬養殖工作者的一致努力,我國豬養殖產業的疾病防治工作一定會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陳漢秋 惠州市惠東縣多祝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