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鯽魚養殖戶得到一個大驚喜,該年鯽魚價格創下歷史高點,一斤規格的主養塘鯽魚夏天最高出塘價達到14元/斤,混養塘也達到12元/斤,年底鯽魚成魚價格也穩定在7元/斤左右。相對于成本5~6元/斤,這個價格讓已經習慣了微利經營的水產養殖戶,可以說是心滿意足了。
2017年的鯽魚市場是否會延續上一年的強勢?2017年的鯽魚選擇什么樣的養殖模式比較好?這應該是廣大養殖戶比較關心的問題,從事鯽魚養殖的老司機們應該都有自己的判斷,并作出適宜的工作安排。
品種選擇
好的品種是成功的基礎。鯽魚品種貌似五花八門,目前就市場接受度而言,異精雌核發育類的銀鯽普遍比雜交類的要高,其中以異育銀鯽“中科三號”、豐產鯽為好,目前一些單位選育的復合四倍體異育銀鯽,市場表現參差不齊,有待觀察,不過潛力很大;江蘇江都、常州等地生產的異育銀鯽苗,市場認可度也非常高,但就長速而言,比正宗異育銀鯽“中科3號”稍遜一籌,優點在與體形比”中科3號”稍瘦長,更符合部分市場需求;至于湘云鯽、黃金鯽、傻鯽等鯉鯽雜交品種,因為鯉魚特征比較強,養殖模式和技術要求也與鯉魚相仿,市場較窄,在此不做過多討論。
放養模式
好的放養模式是成功的一半。江蘇鯽魚養殖戶現在幾乎全部或多或少都會起捕熱水魚上市,沿海一帶,尤其東臺、大豐,養殖戶喜歡稀放精養大規格魚種,一般來說,畝放3~5尾/斤規格魚種1500~1800尾,搭養80%花鰱、20%白鰱;每年7月上旬用搬罾開始出魚,8月以后,留1000尾左右養到1斤至1斤2兩以上大規格,待價而沽。這種模式單產不高,但效益不低,風險較小,越來越受當地養殖戶追捧。江蘇沿海地區鯽魚養殖規模龐大,產業鏈較長,起捕技術先進,成魚外觀好,產品質量高,因而出塘價最高;放養大規格魚種的好處還在于5、6月份鯽魚就算暴發疾病,也可以清塘賣魚,不至于嚴重虧損,只要熬過梅雨季節沒發病,基本就大功告成。
與之相對應的是蘇中腹地揚州、泰州一帶以鯽魚為主的草鯽混養,一般畝放草魚40~200尾,鯽魚800~1800尾(規格為8~10尾/斤),白鰱120尾,花鰱30尾左右。7月開始用花籃起捕鯽魚,規格為半斤左右,9月用搬罾捕撈鯽魚和草魚,年底干塘。這種模式歷史悠久,效益穩定,缺點是鯽魚發病后處理較復雜,往往顧此失彼,成魚外觀沒有沿海鯽魚精養塘好,熱水魚銷售半徑受到限制,同規格的鯽魚出塘價特別是大規格成魚常常比沿海地區每斤低1塊錢左右。
養殖模式沒有絕對的優劣高下之分,只有在充分調查市場前景與透徹評估自身擁有的各項資源條件的基礎上,適宜與否,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判斷。目前,沿海地區選擇鯽魚混養的養殖戶也越來越多,因為他們覺得這樣風險降低了,東方不亮西方亮,寧可成魚價格比精養塘低一些,也比養殖失敗好得多;蘇中精養鯽魚的人也不少,筆者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對市場和自己的塘口條件、管理技術有信心,想著搏一搏的也大有人在。
日常管理
鯽魚養殖發展到今天,越來越要重視日常管理。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無外乎水質、餌料、病害防治等幾個方面為重中之重。
水質。鯽魚適宜水深為1.5~2.5米,混養塘可以適當深一些。春天淺一些,谷雨前后經常加沖新水,刺激鯽魚排卵,因為經驗認為,較早排卵有利于鯽魚較早迎來快速生長期;夏天水滿,有利于降溫和拓展魚類生長空間;秋天換水勤,有利于延緩水質老化。水質管理工作的核心應該是圍繞提高水體溶氧水平來展開。因為鯽魚相對于“四大家魚”較耐低氧,部分養殖戶還沒有把提高溶氧工作放到足夠重要的位置,增氧機配置不足,開機時間不夠,因而造成產量上不來,規格上不去。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很多地區有利用畜禽糞便肥水的傳統,筆者也曾是其中一員,但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和鯽魚健康養殖本身的角度,對于畜禽糞便的利用,應該持更審慎的態度。一是因為畜禽糞便受抗生素污染嚴重,藥殘較大,導致魚類抵抗力低下,發病率變高;二是導致水體有機懸浮物過高,好氧有機物控制困難,制約了水體生產力的發展。
飼料。有人說,江蘇鯽魚養得好,全是因為江蘇鯽魚飼料好,誠哉斯言。鯽魚在天然水體中,一般至少要2~3冬齡才到半斤以上商品規格,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我們都是在不到2冬齡就要求商品魚達到1斤左右規格,這就要求飼料營養高度濃縮。好的飼料,應該就是好的營養本身,而不是為了長速添加危害魚類健康的抗生素、激素與其他國家法律禁止使用的一些違禁藥物。筆者經歷過在飼料中亂用抗生素和生長激素的時代,知道那其實是飲鴆止渴、得不償失的愚蠢行為。根據筆者觀察,鯽魚養殖經常失敗的人,原因很多;但對養殖年年成功的人而言,他們都是選擇了優質的飼料。鯽魚飼料配方水平發展到今天,已經非常成熟,飼料廠需要做的就是強化飼料質量,原料的安全性、新鮮度,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質量、數量都非常重要,加工工藝上面更好的粉碎、更好的熟化,這些都做到位,養殖效果遠勝于添加那些什么亂七八糟的“小小料”。具體到養殖戶而言,我個人認為早春開食選用28%蛋白的優質馴化料,重點在于維護腸道健康,投餌率不要高,開始喂到6成飽就可,5、6月選擇30%左右的鯽魚專用料,定期注意肝膽保健,季節交換時和極端氣候下特別注意添加一些免疫增強劑;7-8月可以選擇32%左右的鯽魚專用料,密度高的塘口可以選擇膨化料搭配顆粒料投喂;9月中旬以后,應該選擇高檔鯽魚料,33%蛋白左右,油脂8以上(部分廠家此階段油脂做到10以上,效果顯著),10月下旬至11月,飼料蛋白可以降到28%左右,注重魚體肝膽腸道健康,防止帶病越冬;冬季,天氣暖和,應該隔三差五投喂一些米糠、菜餅、黃面,有利于魚體健康和減少掉膘。目前來說,優質的鯽魚飼料飼料系料為1.4~1.7。
病害防治。鯽魚養殖成功最大的問題就是病害嚴重,孢子蟲、大紅鰓、鰓出血,無一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攔路虎”,有關研究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但平心而論,這3種病害防治方法都不是太成熟,但也都有成功防治的經驗。筆者不是魚病防治專業人員,僅就有限的經驗簡單談一下這3種疾病的防治。孢子蟲的防治,目前較多的處理方案是外用環烷酸銅加伊維菌素連用兩次,內服鹽酸氯苯呱或者地克珠利;大紅鰓經鑒定為細菌感染,具體需要做藥敏試驗,然后根據實驗結果對癥用藥;鰓出血是鯽魚感染鯉魚皰疹Ⅱ型病毒,發病最為迅猛,后果最為嚴重,目前較好的方案只有想方設法提高魚體免疫力,投喂健康飼料,改善水質,發病后控制困難,需要當機立斷,果斷賣魚,減少損失。
據筆者了解,目前有遺傳育種專家專心培育銀鯽抗病品系,外形、肉質、長速均表現不俗,抗孢子蟲效果顯著,今年將在筆者魚塘進行抗鰓出血實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