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分析了小棚秋蝦為什么難養的原因,并提出了管理小棚秋蝦中針對塘底處理、高氨氮水源的處理、蓋棚的時機把握、轉肝期管理方面的建議。
1、苗種問題
苗種問題是對蝦養殖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近年來苗種退化、疫病高發,養殖40天以后蝦苗容易發病,掉苗或排塘是如東小棚面對的第一個挑戰;而秋蝦由于育苗地區海水污染、春蝦未用完的親本繼續生產等問題,苗種質量相對春蝦要更不可控。
2、底質問題
小棚畢竟不同于外塘,外塘污染主要是投料區,但小棚就是整個棚,大量的飼料殘餌與對蝦糞便積累到小棚底部,如沒有及時的分解或氧化,這些高蛋白含量有機物便會與土壤中的金屬鐵或錳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僅會消耗大量的底層氧氣,生成相應的黑色物質,如硫化亞鐵和硫錳化物,同時產生部分的惡臭氣體硫化氫和胺類,對底層生活的對蝦來講,是有毒物質,也是導致秋蝦前期水質過肥倒藻、偷死的主要誘因;特別是春蝦養殖不成功或者養殖中批的小棚,底質問題會更嚴重。
3、溫度問題
(1)高溫倒藻:春蝦的養殖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經歷早期水難肥到后期水濃、水渾,伴隨過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數量的增多;秋蝦正好相反,養殖過程中從夏季到秋冬,溫度逐漸降低,秋季蓋棚放苗容易導致苗棚水溫過高,藻類生長與繁殖活力下降,大量倒藻,導致水體毒素增多,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升高,造成死蝦。
(2)天氣突變,溫度變化大,藻類死亡。
4、疾病傳染問題
如東地區有兩種主體的養殖模式:小棚養殖和外塘養殖。9月前后,外塘開始發病,以傳染性的弧菌或是偷死為主,這些傳染源隨鳥的糞便傳播,沒有蓋棚則容易被病菌傳染,造成對蝦大面積的死亡。
5、肥水問題
秋蝦溫度從高到底,而且經歷過7月的曬塘,塘底部分有機質被氧化;剩余部分有機質在8月放苗時,由于溫度過高,極容易被細菌分解釋放出來,肥水速度非常快,而且受天氣影響變化很快,蝦苗應激,水體代謝能力下降,因而出現水易肥、水不穩的問題。
1、塘底處理要足夠充分
對于小棚塘底的處理是秋蝦養殖的關鍵操作,今年小棚由于中批蝦養殖比例大大下降,加上擔心臺風影響,大部分均做了拆棚處理,這是好事情,可以讓小棚充分暴曬。出現干裂后用小型微耕機進行翻耕,使塘底得到充分的氧化,結合生石灰150-200斤/棚進行干撒,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防止秋蝦出現的水過肥、假肥、偷死等一系列問題。
2、高氨氮水源的處理方法
隨著小棚養殖面積的不斷擴大,水質污染問題也不斷加劇,特別是水源中重金屬以及氨氮的含量持續升高,我們也不能一直寄希望于拿到又長得快,抵抗力又高的蝦苗來應對水質差的問題。因此,在養殖實踐中可以集合自己的塘口情況做下改進:空出3個棚(一般10個棚配1個棚),不蓋膜,如圖所示,一側進水,一側出水,棚之間打通接水管形成水流狀,3個棚相當于150米的水處理渠道,通過充分暴氣轉化后,高氨氮水源在出水口檢測基本可以降低1.0-2.0。養戶還可以將光合細菌、乳酸菌等活菌集中使用這3個處理池,既處理水質又省勞動力。
3、蓋棚的時機把握準確
今年小棚大部分集中在8月上旬放苗,這個階段整體氣候相對穩定,但氣溫較高,為防止蓋棚后出現的倒藻應激等問題,可以根據水溫情況,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蓋棚,穩定過渡。放苗密度根據水源情況,相較春蝦降低密度,降低養殖管理風險,拖長時間,養殖大規格蝦,同樣產量不受影響。有條件的后期低溫還可以匹配夜間鍋爐加溫,到元旦前后賣蝦,讓利潤最大化。
4、重視轉肝期的管理
蝦的身體結構相對簡單,肝胰臟集疾病免疫、消化、解毒、代謝和貯存功能于一體,是除甲殼之外對蝦最為重要的器官。對蝦健康與否、抗逆性強弱、生長快慢等都與肝胰臟有著極大的關系。
實踐發現,如果對蝦在小苗期肝臟發育不良,過料時容易出現肝胰臟萎縮,空腸空胃等問題;而在轉肝期食性變化,消化負荷增大,此時如果缺乏調理,肝胰臟功能失衡,肝臟容易受感染,出現紅肝、腫大等問題。當養殖進入中后期,水質惡化、弧菌超標,對蝦生存環境惡劣,若此時缺少肝胰臟護理,在遭遇天氣突變、大量蛻殼及其他內外因素變化時,極易誘發疾病,出現慢料、慢大,甚至偷死。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使用保肝類的功能性飼料,相對拌藥來說不容易流失藥效,使用也方便很多。
三、放苗期特殊情況處理應對
1、放苗時水生昆蟲較多的情況
很多水生昆蟲及其幼體對剛放的蝦苗具有攻擊性,如個體較大的蜻蜓幼蟲、水蜈蚣等,若在放苗時,水中已經有很多水生昆蟲,則會影響蝦苗成活率。
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預防:
(1)進水后及時蓋膜,留兩端打開通風降溫,若進外河水或有蓄水池,最好使用60目網袋過濾或在蓄水池中就徹底消毒。
(2)漂白粉消毒徹底,消毒時膜已經蓋好。
(3)消毒后第二天就開始曝氣,第四天就可以及時放苗,不能拖延時間太久。
2、放苗后藻類大量繁殖的情況
如果再放苗后藻類大量繁殖,首先會引起水體pH值飆升,影響蝦苗鰓絲發育,影響蝦苗成活率;其次,還會因光合作用強烈,大量增氧,蝦苗易患氣泡病,飄苗;此外,容易形成單一藻類,老化,大量凋亡,水質不穩,難以調理,影響蝦苗成活率。
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處理:
(1)消毒后第二天開始曝氣,第三天使用芽孢桿菌、光合細菌,進行壓制。
(2)放苗時藻類已經開始繁殖,可以使用腐植酸鈉(約3斤/棚,鹽度高的水體先使用自來水溶解,然后潑灑,保證溶解)遮光抑制藻類繁殖,調整藻相,增加藻類種類。
(3)放苗前后每天使用發酵飼料發酵液進行穩水,大量活菌及碳源補充可穩定水質藻相。
3、放苗后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的情況
如果放苗后1-2天浮游動物大量繁殖,則容易引起大量攝食水體藻類,導致水體清澈見底,影響水體溶氧。其次,浮游動物將水吃清后,光線直射塘底容易產生泥皮和青苔,影響肥水。
建議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處理:
(1)每天早上投喂一餐,初始階段,每餐投喂2兩飼料,隨著放苗時間增加,最多每餐投喂不超過半斤飼料,讓蝦苗其他時間就攝食浮游動物。
(2)使用腐植酸鈉3斤/棚,遮光降低水體透明度,降低蝦苗應激,提高蝦苗攝食速度。
4、泥皮大量泛起的情況
泥皮是底棲藻類附著在底泥上,水清,光線照射后,底棲藻類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使底泥充脹,密度降低,不斷上浮到水面,嚴重影響水體浮游藻類的生長。底泥上底棲藻類死亡腐爛后又不斷下沉會壞底,令底部發臭,影響蝦苗成活率。
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預防處理:
(1)放苗后多使用芽孢桿菌調水,持續分解水體和底部有機質,保持水體透明度(藻類適度繁殖)。
(2)萬一大量浮游動物滋生,將水吃清,則及時使用腐植酸鈉控制水體透明,避免光線直射塘底。
(3)使用有機酸解毒,增加水體通透性,加速水體有機物分解。
四、秋蝦小棚放苗流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