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畜牧獸醫技術 > 正文

提高瘦肉型種豬繁殖率的措施

發布時間:2016-04-29 16:04    作者:牧通人才網    來源:    查看:
    摘要:充分發揮瘦肉型種豬的最大潛能,進一步提高瘦肉型種豬的生產性能,是關系到養豬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為此,筆者總結了自己的生產實踐經驗,提出了提高瘦肉型種豬繁殖率的新措施。

    1  確立仔培新模式

    根據全場生產母豬數量及均衡生產原則,計算出每周母豬生產頭數,確定產房和保育舍大小,以實現小范圍全進全出。每舍以10~16張床為宜。排糞溝由舍外明溝改為舍內“管道式”暗溝,避免排糞溝成為冬季賊風“進口”,防止賊風侵襲豬體。利用“陡坡式”理念建設產房和保育舍,即加大產床和仔培床下地面坡度,以使床下不存尿、水,降低舍內濕度。產床與豬過道間留20cm間隙,以便于人工清糞。盡量減少水沖次數。保證床底離地面40cm以上,可有效避免地面濕氣上升直接危害仔豬。新理念設計的產房不僅實現了母仔的全進全出,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機率,而且有效降低了舍內高濕度造成的仔豬下痢,仔豬斷奶成活率平均達92%以上。

    2  小群飼養與單欄定位的有機結合

    單欄定位是近幾年國內養豬界較為流行的妊娠母豬飼養方法,其較原先的小群混飼具有節約飼養面積、單豬定料及容易控制膘情等優點。但是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其也具有“致命”的缺點,尤其對管理和飼養條件要求高的瘦肉型種豬顯得更為突出。即肢蹄病發病率高、難產率高,致使母豬淘汰率高。于是我們取長補短,確立了“單定+群飼”的綜合模式,即在母豬配種后的懷孕前期2個月進行“單欄定位”,后2個月仍以“小群混飼”喂養至產前1周,每群2~4頭。通過進行“雙結合”,母豬的難產率由 5%降到1%,降低4個百分點。肢蹄發病率由4.8%降到1.4%,母豬淘汰率由7.5%降到1.5%,效果極其顯著。

    3  實施早期斷奶

    早期斷奶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母豬的有效利用率,是提高瘦肉型種豬繁殖率的重要措施。產后必須保證每頭仔豬在2小時內全部吃上初乳。根據仔豬強弱大小、生產先后順序固定乳頭,使弱前強后,保證窩發育均勻。要在7天內調教認料。將乳豬料拌成稀糊狀抹在仔豬嘴上,強化其嗅覺和感覺,一般情況下3~5天即可認料,7天即可自行采食。用高檔乳豬料,保證營養充足,減少應激。做好保健工作,即在3、7、21天進行三針保健,適時補鐵、補硒、補水,并定期消毒,搞好防疫,減少疾病。控制好溫度,避免溫度忽高忽低,使仔豬處于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第1~3天32℃,第4天30℃,第5~7天28℃,第2~4周25℃,第5~6周20℃。原圈飼養減少應激,斷奶后將母豬趕離,1周后仔豬方可轉圈。母豬產后清宮首先注射2支縮宮素,促使惡露盡快排出,然后向子宮灌注青鏈霉素生理鹽水,以進一步清除子宮惡露并防止繼發感染,降低子宮炎發病率。

    以上綜合措施既可保證仔豬斷奶由35天提前到21天,又可使母豬返情率由原來的20%降到2%,而且使每頭母豬由年提供斷奶仔豬14頭上升為18頭,提高母豬生產力28.6%。

    4  疫病綜合防制

    樹立“防重于治 防治結合”的思想。一是制定嚴格的防疫程序。為了做到有的放矢,應該依托動物疫病控制中心進行疫病檢測。然后按各場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疫程序,并嚴格按照程序操作,不允許出現任何偏差。二是根據不同的年齡、季節、體質和生產方向等適時進行調整,做到因豬而宜。三是對病死動物和糞尿等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交叉感染。

    5  挖掘管理潛力

    養豬業有句行話:“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管理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應堅持以下4點原則。

    (1)推行“四化”管理模式。即“工廠化、標準化、科學化和人性化”。在講究科學化的同時更應講究人性化,以充分調動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能動性,按勞取酬。四化可使工作人員年平均勞動報酬提高10%以上,而豬場整體效益則提高25%以上。

    (2)嚴格按照科學程序飼喂,實現“優質優待優報”。即好的品種只有按照科學的飼喂程序,實行科學的飼喂方法,才能發揮其最大潛能,給養殖者以最大的回報。在生產中不僅要堅決杜絕劣質原料、違禁假冒藥品和疫苗,又要根據豬只不同體重、年齡、生產方向和用途實行分段、分標準的“營養配餐”,從“質和量”兩方面滿足其生理需要。

    (3)注重冬季溫度調節。處理好冬季保溫與通風的關系,既要保證舍內有合適的溫度,又要保證不能因遮擋過嚴而使氨氣濃度過大,誘發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細菌性疾病。豬舍頂部要安裝換氣管和通風帽,換氣管要求3m一個開口,而且方向要避開當地冬季主風向,既要使氨氣順利排出,又不會使冷空氣乘虛而入。

    (王剛剛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