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豬嗜血桿菌病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臨床上以體溫升高、關節腫脹、呼吸困難、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和高死亡率為特征,嚴重危害仔豬和青年豬的健康。
1 病原
副豬嗜血桿菌屬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形態多變,有15個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為常見(占70%以上)。該菌生長時嚴格需要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不需要X因子(血紅素或其他卟啉類物質),在血液培養基和巧克力培養基上生長,菌落小而透明,在血液培養基上無溶血現象。一般條件下難以分離和培養,因而給診斷帶來困難。據報道,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真實發病率可能為實際確診率的10倍之多。
2 流行病學
(1)傳播方式。該病主要通過呼吸系統傳播,也可通過消化道傳播。當豬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綜合癥、流感或地方性肺炎時,或在環境差、斷水等狀況下,容易發生。飼養環境不良時該病亦多發,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也是常見誘因。副豬嗜血桿菌病曾一度被認為是由應激所引起的。
(2)繼發感染。該病可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尤其是地方性豬肺炎。在肺炎中,副豬嗜血桿菌被假定為一種隨機入侵的次要病原,是一種典型的“機會主義”病原,只在與其他病毒或細菌協同作用時才引發疾病。近年來,從患肺炎的豬體中分離出豬副嗜血桿菌的比率越來越高,這與支原體肺炎的日趨流行有關,也與病毒性肺炎的流行有關。這些病毒主要有圓環病毒、豬流感和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等。
(3)多發日齡。副豬嗜血桿菌只感染豬,可以影響從2周齡到4月齡的青年豬,豬只主要在斷奶前后和保育階段發病,通常見于5~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為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急性病例往往首先發生于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難。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劃水樣,有時無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多見于保育豬,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竭而死。
3 主要癥狀
(1)臨床癥狀。取決于炎癥部位,包括發熱、呼吸困難、關節腫脹、跛行、皮膚及黏膜發紺、站立困難甚至癱瘓、僵豬或死亡等。母豬發病可流產,公豬則跛行。哺乳母豬的跛行可能導致母性的極端弱化。死亡時體表發紫,肚子大,有大量黃色腹水,腸系膜上有大量纖維素滲出,尤其肝臟整個被包住,肺間質水腫。
(2)解剖癥狀。胸膜炎明顯(包括心包炎和肺炎),關節炎次之,腹膜炎和腦膜炎相對少一些。以漿液性、纖維素性滲出為炎癥(嚴重的呈豆腐渣樣)特征。肺間質水腫、粘連,心包積液、粗糙、增厚,腹腔積液,肝脾腫大、與腹腔粘連,關節病變亦相似。腹股溝淋巴結呈大理石狀,頜下淋巴結出血嚴重,腸系膜淋巴變化不明顯,肝臟邊緣出血嚴重,脾臟有出血邊緣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腎乳頭出血嚴重,豬脾邊緣有梗死,腎可能有出血點,肺間質水腫。最明顯的是心包積液,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纖維素滲出。喉管內有大量粘液,后肢關節切開有膠凍樣物。
4 防治措施
(1)嚴格做好圈舍日常消毒工作,保持圈舍良好衛生。用2%氫氧化鈉溶液噴灑豬圈場地和墻壁,2小時后用清水沖洗。可用復合碘類0.5%~1%噴霧消毒,持續4~5天。而后用季胺鹽或含氯類消菌劑輪換消毒。
(2)加強飼養管理。為防止由應激引起的副豬嗜血桿菌病,在對全群豬進行防疫、轉運和轉圈前,可采用金諾多維或電解多維溶液加維生素C粉飲水5~7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應激反應。
(3)隔離病豬。采用敏感的抗菌素進行治療,口服抗菌素類藥物進行全群預防。為控制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生發展和耐藥性菌株的出現,應進行藥敏試驗,確保科學使用抗生素類藥物,絕對不可濫用和超劑量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4)對癥治療。頭孢極品5g(主要成分阿莫西林、頭孢噻呋鈉等)加黃金液20mL(主要成分胸腺肽+黃芪多糖+ 牛磺酸等) 肌肉注射,劑量為0.1~0.2mL/kg體重,每日1~2次,連用5~7天;嗜血鏈腫康(主要成分為硫酸慶大霉素+替米考星+克林霉素等)肌肉注射,劑量為0.1~0.15mL/kg 體重,每日1~2次,連用5~7天。
5 免疫
用自家苗(最好是能分離到該菌,增殖、滅活后加入該苗中)、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能夠取得較好效果。種豬用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免疫,能有效保護小豬早期少發病,降低復發的可能性。
初產母豬產前40天一免、產前20天一免。經產母豬產前30天免疫1次即可。受該病嚴重威脅的豬場,小豬也要進行免疫,根據豬場發病日齡推斷免疫時間,仔豬免疫一般安排在7~30日齡內進行,每次1mL。最好于一免后過15天再重復免疫1次,一免距發病時間要有10天以上的間隔。
(王國平 浙江省臨海市畜牧獸醫局;俞先德 浙江省臨海市桃渚畜牧獸醫中心站;馬先國 浙江省臨海市杜橋畜牧獸醫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