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畜牧獸醫技術 > 正文

無公害生豬生產關鍵技術

發布時間:2016-01-05 17:10    作者:牧通人才網    來源:    查看:
    近年來豬肉品牌化、高端化逐漸被人們接受和認可, 致使很多標準化規模養豬場不再局限于“多養豬”,開始走上“養好豬”的發展階段,很多養豬場開始申請無公害生豬認證,想通過無公害生產來提高生豬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生豬單體效益。所以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和有關政策,簡單談一談當前我國無公害生豬生產的關鍵控制技術,以期能夠幫助養殖者生產出更多的優質無公害生豬。

    1  養豬場的環境要求

    養豬場應建在地勢平坦高燥、排水良好,無有害氣體、煙霧和其他污染的地方,遠離化工廠、屠宰場、養殖場、村莊和交通要道。應設有相互隔離分開的生活管理區、生產區、生產輔助區、隔離區和無害化處理區, 隔離區和無害化處理區應處于畜舍的下風口,周圍設有圍墻和綠化屏障等有效屏障。場區大門口或生產區門口建有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配備超聲波霧化消毒設備。消毒池設計成與大門同寬的長4m、深0.3m以上的水泥池,消毒液要保持有效濃度。無害化處理區應建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糞便、污水和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設施,污染物處理后應符合GB 18596-2001規定的排放標準。豬舍內應排水暢通,通風良好,地面和墻面材質耐酸堿,便于清洗消毒。

    2  種豬引進的要求

    養豬場應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如確需引進種豬時,應從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非疫區種豬場引進。引進的種豬應按照GB16567-1996標準檢疫合格,種豬引進后隔離飼養至少30天,確認健康合格者方可合群飼養。引種時應索取種豬場的《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發票、系譜、種畜禽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并簽訂質量和服務合同。

    3  生豬飼養的管理要求

    養豬場應采取“全進全出制”小單元式飼養模式。合理控制養殖密度,保證生豬有充足的躺臥空間。豬舍內應設有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溫的設施,保證豬舍冬暖夏涼。應采取機械排風扇進行通風換氣,保持豬舍內空氣良好。不得飼喂發霉、變質、生蟲或被污染的飼料,不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泔水飼喂生豬。經常清洗消毒水槽和料槽,關注豬群的健康狀態。養豬場生豬經獸醫檢疫合格后方可出欄,尚在休藥期內的生豬禁止作為食用生豬銷售,病豬和死豬禁止出欄銷售。

    4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管理要求

    養豬場使用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應來源于具有《飼料生產許可證》的飼料生產企業。如果養豬場自配飼料,飼料原料和各批次自配飼料均應留樣,并保存至該批飼料保質期滿后3個月。飼料倉庫和飼料加工車間應保持清潔、衛生,應有防鼠和防鳥設施。飼料中不得添加違禁藥物、非法添加物和獸藥原料藥,如若使用藥物飼料添加劑,應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養豬場使用的配合飼料、濃縮料和預混料應嚴格遵照飼料標簽規定的用法和用量執行。

    5  獸藥管理及疫病防控要求

    養豬場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以預防為主,盡可能少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如確需使用獸藥,所購獸藥應來源于具有《獸藥生產許可證》和GMP證書的獸藥生產企業,獸藥批準文號應在有效期內。養豬場應設有獸藥房,內置藥品柜和冰箱,分類存放,有醒目標記,由專人管理,衛生狀況良好。嚴格遵守國家規定,不得使用違禁藥物和物質,不得使用原料藥和人用藥。

    6  生豬疫病防控要求

    養豬場應結合本地疫病流行情況和本場實際制定免疫程序,做好生豬免疫接種。把好消毒關,嚴格對進出車輛、人員、豬舍和場區消毒,杜絕病原傳入和傳出。制定疫病監測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疫病監測。發生口蹄疫等傳染病時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理。病死豬及獸藥包裝、疫苗瓶等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場區內禁止飼養其他畜禽。

    7  人員管理要求

    養豬場應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質量管理人員、獸醫人員及飼養人員,應至少有1名獲證無公害生豬內檢員。定期對全體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建立員工健康檔案,所有在崗員工均應有有效期內的《健康證》。所有人員均應嚴格遵守消毒制度和防疫制度。養豬場執業獸醫師不得對外開展動物診療活動,配種員不得對外開展配種活動。

    8  生豬質量檔案管理要求

    養豬場應做好消毒、免疫、獸藥購進和使用、飼料購進和使用、疫病診斷和監測、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生豬質量檔案的記錄和管理,做好引種、獸藥購進、飼料購進等原始票據憑證等收集保存。每項生豬質量記錄應完整、準確,具有可追溯性。生豬質量檔案應至少保存2年以上,必要時應向有關部門或生豬購買者提供生豬質量檔案信息。

   (河南省新鄉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郭世棟;河南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穆娟)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