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本是收獲的季節,但在農民收獲糧食的同時,對于很多城市的地方政府及老百姓來說,卻不得不“收獲”霧霾。原因就在于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區大量的秸稈焚燒,尤其是碰上沒有風、氣壓比較低的天氣,由于秸稈焚燒導致的霧霾久久無法散去,再加上城市自身產生的霧霾,最終形成疊加效應,導致霧霾圍城的嚴重后果。
霧霾污染問題,引發了從政府到市民的普遍重視,也不能說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沒有采取應對措施。看看目前多數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治霾之道”,似乎都是側重于懲罰,包括經濟處罰、行政拘留等等。而焚燒秸稈現象越嚴重,導致的霧霾污染越嚴重,則種種處罰措施也就越嚴厲。處罰當然也沒有什么錯,但至少從現實效果來看,并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值。站在農民的角度來看,莊稼收割之后大量的秸稈無處可去,除了焚燒這種簡單易行的辦法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出路了。
如果說處罰算是一種堵的話,那么我們還應該有疏導才行,不管是政府、農民還是企業,都應該積極探索秸稈處理的新路徑、新辦法、新模式,為秸稈多方尋找“不燒”之路。在這方面,有些地方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令人矚目,值得借鑒。以山東省諸城市為例,當地依托奶牛飼養基地,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青貯技術,將玉米秸稈搖身變為營養豐富的奶牛飼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按照當地奶牛養殖企業的說法,這些經過機械化青貯的玉米秸稈,只要經過簡單的粉碎和發酵,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奶牛非常喜愛的飼料,由此原來被當做無用之物,只能燒掉了事的玉米秸稈,也成了奶牛養殖戶眼里的“香餑餑”。而按照這些奶牛養殖企業對玉米秸稈的收購價格,還可以為當地農民每畝地增加150多塊錢的收入。如此一來,農民不但不用再冒著被處罰的風險去偷偷焚燒秸稈,還能額外增加一筆出售秸稈的錢,自然是樂意為之。
玉米秸稈從燒到用,中間只不過增加了一道玉米秸稈青貯新技術,但卻獲得了多方共贏的結果。奶牛養殖企業減少了養殖成本,養牛利潤提高;農民通過出售秸稈增加了收入,也很高興,而讓政府和城市居民頭疼的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難題,也迎刃而解。
而玉米或者是其他莊稼的秸稈,除了青貯以后做飼料,還有很多其他用途,就看我們愿不愿意去研究、引進、采用新技術;愿不愿意革新思想和觀念,尋求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 中國畜牧獸醫報 》 作者: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