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畜牧業正經歷一個短暫發展的寒冬,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有著居高不下的趨勢,畜牧產品的市場價格持續低迷,存欄量升高,養殖戶積極性不高,收益小,甚至虧本,紛紛退出市場。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的關鍵在于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比。
近日,晨報高青訊“高青縣唐坊鎮耿家村村民張志田地里的秸稈被鎮里的樂芝秸稈青貯合作社訂購了”村民表示,按照往常,地里的秸稈都拿去燒掉,現在有人收購了,再也不舍得燒秸稈了,燒秸稈就等于燒錢。高青縣作為山東黑牛的故鄉和淄博綠色奶源基地,有著61.5萬畝的玉米地,村民的秸稈有五成以上變成了牛的口糧。秸稈綜合利用支持了高青的畜牧業發展,換來了“天高水清”的良好環境。飼草市場大,秸稈新聞多。當前興起的秸稈經濟成了農民街頭巷議的新聞話事。
畜牧業生產的核心是牲畜的生長,牲畜生長是關鍵在于飼料、草料數量、飼草料質量。在飼料價格居高不下的今天,人們越來越看重青飼料的飼喂,秸稈畜牧業富民利國。因東北農牧交錯區大量的優良秸稈飼料加之優質的放牧資源草地,奠定了東北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這里我們說到“秸稈畜牧業”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秸稈畜牧業并不意味著以秸稈為唯一飼料,飼喂秸稈常常需要補充一些精料或者其他農作物副產品,均衡畜禽營養,秸稈畜牧是整個畜牧業的一步跟,之所以提倡,除了當下飼料原材料價格的高漲以外,目的是發展農區的草食家畜生產,降低飼養成本,增加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同時秸稈經過“過腹還田”,改善土地環境,增加土地有機質含量,減少化肥使用量,為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提供了優質的有機肥料。秸稈養畜示范工程成為養殖戶心中的典范。農九師一六四團團長孫爾祥在調研時曾說“一斤草不外出,一畝草5只羊”。
隨著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充分利用機械深加工,制成顆粒飼料、發酵飼料或青貯飼料,使秸稈變廢為寶,已成為當今農業科技開發的重要內容。我國境內三分之二的牛羊吃秸稈,秸稈畜牧業大有可為。秸稈畜牧業以其“成本低、品質好、消化率高、營養價值高、保存時間久、適口性好等特點,備受畜牧專業人才關注,他們致力于技術(三貯一化)研究與推廣。青貯、黃貯飼草料已成為養殖業重要的飼草料。業界表示,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實現秸稈加工增值養畜,農、牧、機結合,形成節糧型牧業結構,是符合我國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