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豬周期下,正邦、傲農、天邦相繼走向重組。對于為何會走到如今的地步,大部分媒體的分析都離不開“高負債”和“激進擴張”,但小編最近卻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角度,拿出來與大家探討。
01
三大豬企倒下的鍋,公司+農戶背了
比不得正邦科技重組成功擁抱雙胞胎,目前,傲農生物還在債務的泥潭中苦苦掙扎。
截至2024年3月31日,傲農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約24.88億元(扣除已償還部分),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99.37%,而公司的重整也還沒有進展。
而天邦食品自3月18日主動申請重整及預重整后,也沒有什么動靜了。
十大豬企倒下三家,這背后鍋或許就要甩給“公司+農戶”了。有財經媒體格隆匯認為,不管是正邦、傲農還是天邦,均采用比較傳統的“公司+農戶”模式,并在短時間內激進擴張,最終導致了如今極其困難的經營局面。
在“公司+農戶”的模式下,規模不經濟效應凸顯。一方面疫病防控難度升級。公司無法強制代養戶對豬舍進行改造升級,而養戶也不愿意增加開支。如此一來,一旦發病,損失就會很嚴重。
另一方面管理難度大幅提升。這很考驗農戶與公司利益訴求之間的博弈,農戶利益高于公司,損失的就是公司,反之,農戶又容易跑路。此外,還有飼料原料、運輸配送等環節,成本陡增。
最終,規模上的越快,企業被淘汰的風險就越高。但很奇怪,最近,代養又突然在各大豬企中流行起來。
02
巨頭爭搶代養戶,你看懂了嗎?
神農集團:預計未來代養比例將達到70%-80%。
唐人神:公司主要通過“公司+高效農場”、租賃等模式擴張育肥產能,形成全產業鏈經營優勢。
大北農:公司養殖模式以代養為主,約占80%。
........
據農財寶典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溫氏、大北農、新希望、神農、雙胞胎等十大豬企中,以代養模式為主的企業占比已達7成,涉及規模至少5000萬頭。
而在養豬大省廣東,僅懷集這個地方,就有約650家代養戶,50萬頭存欄規模,代養率超86%,20余家企業駐守。
除了廣東,四川、湖南等地的優質養戶也成了集團豬企爭搶的對象。雖說相比較自己拿地蓋豬舍擴大規模,豬企選擇與農戶合作,減輕了資金壓力。但隨著代養市場的火爆,代養費用也在不斷提升。
據悉,當前行業代養費普遍在200-250元/頭,而有的已經達到了280元/頭。
那么,在當前行情下,普遍虧損的豬企爭搶代養戶,你看懂了嗎?
碼字不易,跪求轉發。
祝大家龍年都漲薪漲薪漲薪!有問題找小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