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回到現實看,行業卻正在經歷史上最艱難、最漫長、最殘酷的豬周期。2023年,全行業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據財報預告,18家上市豬企累計大虧248.7億—291.7億。
遲遲等不來豬周期反轉,目前已經有多家大型豬企扛不住了。前有正邦科技通過重組艱難求生,后有傲農生物在債務泥潭中苦苦掙扎,已于今年2月被債權人申請預重組。
沒過多久,天邦于3月18日選擇主動暴雷:鑒于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公司擬向法院申請重整及預重整。
要知道,2023年天邦出欄量排名第7,傲農生物排名第9,正邦排名第10(2022年第4)。10大豬企有3家出現重大經營困難走向重組,標志著非洲豬瘟爆發以來的豬周期比以往要殘酷得多,生豬行業正在經歷一輪超級大洗牌。
01
2023年前三季度,天邦食品營收72.69億元,同比增長6.36%。歸母凈利潤為-15.66億元,同比增長-256%。據財報預告,2023年全年虧損26億元—29億元。
最近3年,天邦累計至少虧損85億元之巨,超過2007年上市以來所有年份的利潤總和。
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天邦流動負債高達127.39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6.91億元,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為35.3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2.9億元。而賬上貨幣現金僅僅只有6.76億元,較2020年鼎峰時的21.26億元大幅銳減14.5億元。
2020年至2023年三季度末,天邦流動比率從1.14銳減至0.31,速動比率從0.64銳減至0.07,現金比率從0.42銳減至0.05。其中,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雙雙低于0.1,代表企業可能無法實質性償還短期巨量債務。
2023年三季度末,天邦資產負債率高達87.03%(2020年末僅43.25%),僅次于正邦的162.6%以及傲農的89.4%。加上四季度至少虧損10.3億元,那么最新負債率可能已經突破100%了。
面對大幅惡化的財務表現,天邦可能早已經意識到了危機,開啟自救模式。
2022年以來,天邦前后兩次大比例轉讓史記生物股權,累計作價回收超過26億元。
2022年6月,天邦以10.2億元的價格將史記生物的51%股權,轉讓給史記生物管理層和員工持股平臺,或為其獨立上市做準備。此舉亦讓天邦2022年利潤扭虧為盈。對于控制權讓渡,彼時已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2024年3月,天邦再度轉讓史記生物30%的股權給通威股份,作價16.5億元。后來在半個月內再度多次轉讓史記生物股權,獲取資金1.6億元。
史記生物可謂是天邦旗下優質資產。2014年曾入股跨國種豬育種公司,進行全球同步育種,2019年開啟獨立育種。其財務表現優異,在2021年、2022年分別盈利1.66億元、2.74億元。
除了賣核心資產外,天邦定增融資11.98億元在今年初已落地。原計劃用于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而改為還債。
經過一些列融資和變賣資產的自救操作,但仍然沒有能夠力挽狂瀾。除了債務窟窿很大以外,天邦大量存欄生豬每天還會持續消耗現金流,導致情況更加惡化。
天邦終究還是沒有扛住現實壓力,選擇了主動暴雷。
02
不管是正邦、亦或是傲農、天邦,均采用比較傳統的“公司+農戶”模式,并在短時間內激進地擴大養殖規模,最終導致了如今極其困難的經營局面。該模式之下,生豬養殖“規模不經濟”效應凸顯,容易在大幅波動的豬周期中遭受重創,甚至淘汰出市場。
“規模不經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生豬疫病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長期化,防控難度陡然升級。
比如非洲豬瘟襲來,溫氏股份能繁母豬群遭遇重創,恢復原來產能就足足用了4年,并且為之大幅舉債,導致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
如今,非洲豬瘟并沒有消失,而是局部多頻爆發,對于“公司+農戶”模式下的分散產能,可謂防不勝防。一旦染疫,損失會比較嚴重。
但想要大幅提升防控水平,又不現實。因為豬舍資產屬于農戶,公司無法強制要求升級防控,否則面臨農戶不愿意代養的經營風險。其次,疫病防控設施升級,需要農戶額外增加資本開支,很難落地執行。
包括非洲豬瘟在內的疫病無法有效防御,死淘率等養殖相關指標惡化,必然對應著養殖成本大幅提升。
第二,養殖規模上了體量之后,管理難度會上大臺階。
一方面,農戶與公司的利益訴求不一致。倘若農戶利益高于公司,則公司損失,造成養殖成本高,無法長期保持競爭力。倘若農戶利益低于公司,農戶不愿意養殖,可以另尋出路。
另一方面,飼料原料、運輸配送等環節冗雜,成本較高。
在自繁自養模式下,原糧運進豬場,一體化加工直接用于生豬養殖,節約了飼料在流通環節大部分的成本。但在“公司+農戶模式”下,飼料加工企業需要盈利+省市縣鄉運輸及盈利+包裝/儲藏/裝卸費用+農民賒銷飼料付利息等。另外,飼料銷售還需要繳納所得稅。
因此,在“公司+農戶”模式下,規模不經濟效應非常明顯。規模上的越快,企業被淘汰出市場的風險就越高。
那么,要實現規模經濟,可能唯一出路就是自繁自養。這些年,牧原出欄量持續攀升,從2015年的192萬頭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6381萬頭,且成本控制良好,遠低于溫新正天,且資產負債率亦是大型豬企中最低的。
不過,自繁自養模式門檻非常高,于行業內外均是如此。對于行業外資本而言,高投入、高風險、低回報的生豬行業特點,導致不敢輕易殺入。其次,低成本養豬需要大量技術儲備,包括豬舍、種豬、選育、飼料、智能化等方面,沒有多年的沉淀與積累是做不到的。
對于行業內玩家而言,溫新正天們已經選擇“公司+農戶”,想要切換新模式,基本不太現實了。因為這意味著從零開始,資金不允許、技術不允許、時間也不允許。
03
2023年,全國生豬出欄72662萬頭,比上年增長3.8%。豬肉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處于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產能高企,導致豬價持續萎靡低迷,全行業出現深度虧損。
其實,從2021年5月開始出現虧損至今,除牧原外,行業整體虧損了近3年。但養殖規模化提升后,大企業都在賭,都在熬,不愿意去產能,導致資產負債率大幅提升。
但豬價持續低迷,杠桿下的規模產能負債表惡化,現金流持續失血,信用擠兌在不同規模主體中發生。包括正邦、傲農、天邦相繼爆出重大經營問題就是最好的例證。
從大型企業被迫去產能的維度看,本輪豬周期13元/公斤的底部或已經夯實,股票市場也正在博弈豬周期反轉預期了。但關鍵是什么時候迎來拐點呢?
目前來看,不管是養殖大戶,還是市場投資者,普遍預期今年下半年會迎來拐點。但預期過于一致的話,又會有兩個問題。第一,整體行業產能去化可能會因拐點預期變慢。第二,或許又會出現二次育肥及壓欄動作,導致豬價提前上漲(節后豬價攀升有一定因素),供給壓力延后,到時候反過來打壓豬價上升高度。
下半年普遍預期的反轉可能會有一些波折或意外,但大底部已經出現,養豬行業快迎來黎明了。但殘酷的是,不少龍頭豬企或許已經熬不到那個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