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母豬是指窩均產總仔數在15-17頭,PSY在32-36的這一類母豬。2020以前我國高產母豬占比僅有10%的比例,據PSY應用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在降本增效背景下優化種豬群,提高種豬健康度,強化種豬飼養管理后,2021年以后高產種豬占有我國養殖70%的份額。
余奎老師認為高產母豬≠高效益母豬,現在高產母豬無法變成高效益母豬主要是有三個瓶頸的限制,即“兩多一低”,①新生弱仔多;②新鮮死胎多;③斷奶均重低。余奎老師提出“母豬的悲哀是不產仔!而最大的悲哀是產仔多養不活!”。所以針對高繁母豬三個限制性的問題,余奎老師也是進行相應的課題研究。
一、高產母豬降低弱仔比例的應用研究
余奎老師在服務某集團加系品種豬場過程中發現,該豬場窩均弱子數高達2.3頭(弱子標準0.8kg以下),通過2次飼喂方案的調整試驗,實現了窩均弱仔下降1.6頭。
2023年9月-1月進行了第一次飼喂方案調整:母妊娠后期91天-115天,增加料量0.6kg/頭/天,試驗結果顯示窩均弱仔下降0.5頭,發現沒有完全解決母豬產弱仔問題。
1月-6月又進行第二次飼喂方案調整:母豬妊娠前期4-42天提高飼喂料量0.2kg,妊娠中期43-90天降低飼喂量0.2kg,妊娠后期91-115天提高飼喂量0.6kg,實現了窩均弱仔下降1.6頭。試驗結果說明妊娠前期增加營養解決初生均勻度,妊娠后期增加營養解決初生重。
二、高產母豬減少新鮮死胎應用研究
余奎老師建議高繁母豬場可以通過:①同期分娩、②成立接產小組、③實施產程監控。三大方法來有效減少母豬產死胎。
同期分娩原則是通過注射氯前,讓母豬集中在同一時段產仔。余奎老師在服務一個加系豬場中發現,該豬場大多數母豬自然分娩時間在晚上,導致母豬產新鮮死胎比例達1.7%,產后炎癥比例高達17.3%。通過使用同期分娩的方法,在預產期的前一天注射2ml氯前,實現母豬在白天同期分娩,80%母豬白天產仔,3天內產完,可以更好集中接產和護理,該批次母豬窩均新鮮死胎比例降低1.2%,產后母豬炎癥比例下降至7.6%。
一個18天批的豬場,一批次分娩200頭母豬,且只有兩個人接產,人均接產100頭母豬,該批次母豬產新鮮死胎頭數高達2.1頭。針對這一情況,余奎老師建議豬場成立接產小組,在母豬大產時增加1人,人均接產70頭,結果發現母豬產新鮮死胎數下降0.9頭;在原基礎上增加2人,人均接產50頭母豬,產新鮮死胎數下降1.7頭。說明增加接產人手有助于高繁母豬減少產新鮮死胎,更有利于豬場降本增效。
余奎老師指出想要挖掘高繁母豬最大生產潛力,接產操作和產程監控是至關重要的工作。當前高繁母豬場的工作重點需要改變,應當弱化接產操作,強化產程監控,母豬15分鐘未產仔:觀察、按摩、踩肚子、降溫;30分鐘未產:趕豬、灌宮炎凈、探小豬;45分鐘未產:輸液(縮宮素)、掏產。通過加強產程監控試驗發現,母豬窩均產死胎數由原來2.1頭下降至0.7頭,顯著降低母豬產程時間,母豬產后子宮炎比例也從11.4%下降至5.2%。
三、高產母豬提高斷奶均重應用研究
仔豬一體化操作是指在母豬產后24-72小時一次性集中完成仔豬斷尾、閹割、補鐵等操作,減少第5天、第7天抓豬頻次和應激,保證豬只健康生長;研究結果顯示通過仔豬一體化操作,對仔豬成活率沒有影響,仔豬25天斷奶重提高0.5kg。
余奎老師提出“2+2補鐵技術”提高仔豬斷奶重的觀點,在仔豬出生后三天肌注15%鐵劑(血維素)1.5ml,15天肌肉再次注射15%鐵劑2ml,試驗結果顯示兩次補鐵比一次補鐵的仔豬斷奶均重多增重550g。
四、結論
目前豬場實現降本增效主要有兩條技術通路,第一條通路是提高母豬效率(PSY):降低母豬產弱仔和新鮮死胎比例,通過高低高飼喂模式應用、2+2同期分娩、增加接產人員、強化產程監控這四大技術實現。第二條通路是提高育肥效率(PFE),提高斷奶仔豬重,通過應用仔豬一體化操作和2次補鐵技術實現育肥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