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光華分析,這主要是因為生豬生產供應在穩定增加。作為產能的核心指標,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今年以來始終高于4100萬頭的正常保有量。9月末,能繁母豬存欄量4240萬頭,比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要高出3.4%。同時,母豬生產效率也在提升,一頭母豬每年要比上年多提供約0.5頭肥豬。能繁母豬數量增多,生產效率又在提升,在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豬肉產量處于近年同期高位。前三季度豬肉產量4301萬噸,同比增長3.6%。
針對生豬產能偏高、養殖虧損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按照生豬產能調控方案要求,及時啟動預警調控措施,分析闡明生豬供應出現階段性過剩原因,引導養殖場戶合理調減產能,督促各地穩定用地、環保、金融等基礎性政策,在養殖虧損期間采取補貼、信貸、貼息等措施,穩定生豬生產。豬價高低和養殖盈虧是反映供應多少最直接的依據,今年以來,養殖場戶根據產銷形勢新變化,適應性調減產能,順勢順時出欄肥豬,促進了豬肉供需逐步回歸均衡。
談到接下來的市場走勢,陳光華表示,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進行了專題會商。大家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生豬生產仍在慣性增長,后市供應將穩定增加,四季度是消費旺季,豬價可能會回升,但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
具體來看:從中大豬數量看,9月份,全國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量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2.4%,這些中大豬將在未來2個月內陸續出欄,預示著11月份前后生豬市場供應將持續增加。從新生仔豬數量看,今年4—9月份全國新生仔豬量同比增長5.9%,這些仔豬將在未來6個月內將陸續出欄,預示著從現在開始的半年內(包括元旦春節)豬肉市場供應較為充足。
陳光華提醒廣大養殖場戶,明年春節后可能出現消費淡季與生豬出欄量增加“兩碰頭”,養豬虧損程度甚至可能重于今年同期,希望大家做好生產安排,合理調整生產節奏,順時順勢出欄生豬。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一是穩定產能。調整優化生豬產能調控措施,引導生豬產能合理回調,落實生豬穩產保供屬地責任,穩定土地、環保、金融等長效性支持政策,確保生豬產能處于合理區域。二是強化預警。緊盯元旦春節等節點豬肉市場供應,繼續加強監測預警,及時分析研判產銷情況,適時發出預警信息,引導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銷售。三是防好疫病。持續抓好秋冬季豬病防控,做好疫情監測排查,強化檢疫、調運、屠宰等關鍵環節監管,及時處置疫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