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云南科研團隊培育全國首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

發布時間:2023-08-03 16:45    作者:.    來源:昆明日報    查看:
    位于西山區團結街道的昆明易興恒畜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種羊繁育場,每隔一段時間,科研人員都會對羊進行一次體檢,收集體重、體尺等數據,為選育提高和科學飼養提供參考依據。和傳統放牧式養殖不同,這里的山羊住著規格統一的羊舍,吃全株玉米青貯、蠶豆糠、鮮草、精飼料等套餐。

    這些山羊是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歷時20多年研發的云上黑山羊新品種。經過培育創新,該品種的羊性格溫順、產肉多、發病率低、繁殖效率高,解決了我國肉用山羊良種缺乏、飼養粗放、養殖低效等關鍵問題。今年,“云上黑山羊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示范”項目獲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構建現代育種體系

    我國是養羊大國,從多年的生產消費情況來看,南方以綿羊為主,北方以山羊為主。作為我國重要的肉羊生產基地,云南雖然有豐富的羊遺傳資源,但在肉用山羊培育方面卻是空白。1994年,在省科技廳科研項目的支持下,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研究團隊開始云南肉山羊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研究。

    該項目團隊成員、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昆明綜合試驗站站長、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研究員邵慶勇介紹,團隊最初計劃在原有黑山羊品種的基礎上選育提高,但實際操作后發現進展緩慢,效果不好。1997年,該團隊用努比山羊黑色個體為父本、云嶺黑山羊為母本,以體重、生長速度和產羔率為選育重點,培育毛色全黑、肉用性能突出、體型外貌一致、遺傳穩定、適應我國南方熱帶亞熱帶氣候的肉用山羊新品種。

    育種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科研院所、企業等聯手。為了開展表型測定、收集數據工作,科研人員鉆羊舍、住羊場,長期蹲守一線。“在這一過程中,選種選配上也會有失敗,只有在繁育中一次次提升技術體系水平,才能找到最優方案。”邵慶勇說,當時,團隊人員進行胚胎移植快速擴繁技術研發應用示范,一站就是一整天,一天最多為300多只羊做手術,很多人因此靜脈曲張,手上縫合針留下的傷口痕跡至今都能看到。

    為加快育種進程,該團隊構建了傳統育種與分子育種和MOET(超數排卵和胚胎移植)技術有機結合的現代育種體系。其中,在云上黑山羊主要性狀選育過程中,利用經典育種理論和計算機語言對其生長發育規律、主要生產性狀間的關系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明確重點選擇性狀及其影響因素,大大提高了育種效率。

    歷經雜交創新、橫交固定、世代選育過程,采用常規育種、分子輔助育種、胚胎移植快繁等六大技術手段,該團隊育成的黑山羊毛色黑亮、肉質優、遺傳穩定,是我國培育的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今年6月,該品種被列為全國主導品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入選的第一個肉用山羊培育品種。

    累計推廣種羊15萬余只

    除技術和品種外,如何養是決定肉用山羊品質的關鍵。該團隊創新關鍵技術,建立了一套標準化養殖技術體系。根據養殖所在地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調整舍飼環境,同時配套飼料營養、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技術。經過探索,該團隊創建了“兩帶動雙促進”的云南肉用山羊產業模式。

    “兩帶動”即“以大帶小”和“以種帶商品”,通過技術支持適度規模場帶動中小型羊場和家庭牧場;通過云上黑山羊種羊帶動全省黑山羊雜交生產。“雙促進”即以“肉羊產業技術研發+技術集成應用”促進養殖方式轉變,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該團隊還構建“2611”家庭牧場全舍飼、“兩段式”分類施策家庭牧場、“1345”養羊、小戶家庭養殖等模式。

    在規范化育種、養殖等技術的支持下,云上黑山羊哺乳期羔羊病死率、群體發病率大大降低。近10年,該團隊聯合相關企業先行示范,在全省120個縣(市、區)和省外21個地區累計推廣種羊15萬余只,綜合經濟效益300多億元。云南省內覆蓋率達93%,占全省山羊種羊市場的94%,累計帶動1.5萬戶群眾增收致富。

    邵慶勇表示,項目研發形成的新品種及相關技術成果解決了我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肉用山羊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促進同類地區肉用山羊產業轉型升級及集約化發展,對我國肉羊領域科技進步和提質增效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接下來,該團隊將持續開展云上黑山羊新品種的選育提高,提高種羊質量,為全國肉用山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種源支撐;將以云上黑山羊為核心,持續開展云上黑山羊、云南半細毛羊、黃山羊、奶山羊“四只羊”的選(培)育及良種良養配套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工作。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