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情況
點上情況怎么樣?
浙江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的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非洲豬瘟從2018年延綿到現在,目前已經屬于常態化的管理了。
“2022年底到今年,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包括浙江在內,是有一些牧場在陸續發病。冬季本身就是疫病的高發期,有幾個比較厲害的場子應該是有清場的。從現在疫情傳播的特點來看,傳播變得更加隱蔽,并且由原來的烈性死亡轉變為現在的慢性死亡,不太容易被發現。等檢測出來,往往可能已經造成了較大的污染,損失因此可能會比較大。”
上述負責人也指出,目前能繁母豬的總量處在高位,企業的養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市場供應比較充分,豬價也不高,政府層面的保供壓力不大,也不再大規模報道,主要由于疫情的影響沒有以前那么大了。但從企業來說,一旦感染,養豬場的損失還是比較慘重的。“我們一直是非常重視防疫的,因此總體的疫情平穩。目前,我們沒有牧場感染疫情,但外圍的疫情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經常會在外環境檢測到陽性,說明病毒離牧場不遠,要持續保持高度警惕才行。”
也有部分中小型養殖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已經退出市場。
“一個多月前,幾千頭豬甩賣出去了。之前市場價格低,飼料又漲價,虧了就甩賣出去了。”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一家豬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一家豬場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退出已經2個多月了,養了一千多頭豬基本賣出去了。“賣出價格在7塊錢一斤左右,加上疫情防控成本大約8元一斤,虧本了,就暫時停下來了。”
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一家種豬養殖場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沒有種豬賣,因為種豬不賺錢了就不干了,有“非洲豬瘟”的影響。而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一家養了幾百頭豬的豬場說,四川控制的比較好,沒有感染非洲豬瘟。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四川這邊沒有出現太多的非洲豬瘟,具體的情況就沒有掌握了。”
面上情況怎么樣?
“從各地監測報告情況看,目前我國非洲豬瘟疫情形勢總體平穩。隨著常態化防控制度和措施不斷落實,養殖主體特別是規模場戶的防疫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非洲豬瘟對生豬生產的影響可防可控。只要堅持落實好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疫情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再出現大范圍、區域性暴發流行。”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防疫處處長黃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黃濤指出,疫情形勢究竟怎么樣,生產供給和市場價格反映最直接。目前我國生豬產能充足,能繁母豬存欄保持高位,豬肉價格維持低位,這說明非洲豬瘟疫情是平穩可控的,我們采取的常態化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從各級動物疫病防控機構的監測情況看,今年一季度,全國非洲豬瘟檢出陽性率在0.02%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
黃濤介紹,自2018年8月傳入我國以來,各省份均已報告發生過非洲豬瘟疫情。0.02%這個數據雖然不高,但涉及到的環節和場點多,我國生豬養殖量大,對其危害不能掉以輕心。從時間上看,進入冬春冷季,由于清洗、消毒等防疫措施效果受影響,非洲豬瘟檢出陽性率會季節性、階段性上升;隨著氣溫升高,陽性率會逐步降低。從環節上看,養殖、屠宰、市場等環節均有陽性檢出,養殖環節陽性率較低,屠宰、市場等環節陽性率較高;養殖環節防疫措施做得好、非洲豬瘟陽性率低,是防控疫病、保障產能的基礎。
黃濤表示,非洲豬瘟已在我國定殖,部分環節和場點的環境陽性率較高,發生疫情的風險將長期存在。目前全球尚無有效防治非洲豬瘟的疫苗和藥物,雖然病毒出現變異、毒力有所減弱,但是致死率還是很高、流行性還是很強,養殖場戶要想養好豬,必須堅持不懈做好生物安全防護工作,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排查、檢測、清洗、消毒,嚴格控制進入場區的生豬、人員、物資、車輛等;不能因為豬價降低、效益下滑就隨意減少防疫投入、放松防疫工作,否則一旦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可能就會帶來滅頂之災。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等要組織做好非洲豬瘟包村包場排場和入場采樣監測,發現風險隱患及時預警、及時報告、及時處置;推進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強化調運、屠宰和檢疫監管,不斷提升各環節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和區域綜合防疫能力。
行業的一般性規律與后市判斷
生豬養殖行業,有哪些一般性的規律?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監測信息處處長鄧興照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準確掌握和合理運用生豬生產數據是科學研判生產形勢的基礎。因為生豬生產具有連續性、穩定性的特點,生產一經啟動就難以中途停止,所以掌握了能繁母豬、新生仔豬、生豬存欄等基礎數據,就能基本判斷出未來生豬市場的供應情況。
鄧興照指出,生豬市場信息有的是以少數市縣、部分豬場的數據推斷全省甚至全國形勢,存在局部代替整體的問題。“我們對市場上幾類數據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比對分析,發現一些社會機構、咨詢公司的數據與我們的監測數據相比,一方面,監測的樣本點少、范圍小,新增的產能體現不出來;另一方面,使用點調情況推斷全局,用局部情況代替整體情況,容易盲人摸象,與實際有偏差。”
鄧興照指出,當前生豬養殖總體處于春節后的低谷期。按照常年規律,春節后進入豬肉消費淡季,生豬價格都會有所下降,養殖出現不同程度虧損。2009年以來的15年中,有11個年份在春節后出現養殖虧損,其中2014年和2022年虧損較為嚴重。2014年節后虧損持續6個月,最大單月頭均虧損接近400元;2022年節后虧損持續4個月,最大單月頭均虧損約330元。
鄧興照表示,全國豬肉消費需求趨于穩定,但在供應端,大企業還在加快上產能,新舊產能更替將是大勢所趨。從生產結構看,2018年之后可以說整個產業經歷了一次大洗牌。目前全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率已經達到65%,較2018年提升了16個百分點,全國前20強生豬養殖企業出欄占全國的比重已經超過20%,意味著有不少養殖戶退出了市場。這種結構上的變化帶來的結果就是價格“磨底期”的拉長。
豬肉供應變化與價格變化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據相關測算,豬肉供應每增減1%,對應豬肉價格減增5%左右,活豬價格減增8%左右,為了消除季節差異,最好同比,跟上年這個時候比較。”鄧興照說。
生豬養殖何時重回盈利區間,未來價格走勢如何?
“從最近5輪豬周期走勢圖來看,豬周期一般4年左右,價格上行、下行差不多各2年,但近兩年已經出現縮短的趨勢。根據這一規律,結合目前能繁母豬數量和生產效率來看,明年上半年可能是這輪周期的價格最低點。雖然全國能繁母豬1—3月份連續下降,但3月末同比仍高約3%,還處于正常保有量的上線,所以大家要提前應對,千萬不可再大幅增加能繁母豬了。”鄧興照表示,從短期供求看,隨著前期壓欄大肥豬的陸續出清和豬肉消費的逐步恢復,尤其是五一、端午等節假日豬肉消費的增加,將支撐豬價持續回升。
鄧興照介紹,根據生產和市場監測,以及與專家、企業和行業協會會商研判,在不壓欄、不大量二次育肥的基礎上,6月份豬價有望重回盈利區間。預計上半年豬價比去年高一些,虧損程度輕一些。從全年看,今年上半年新生仔豬數高于去年同期,預示著下半年生豬出欄將同比增加,下半年豬價漲幅同比也要低一些,全年豬價漲跌更為平緩,即使冬季需求旺盛,豬價也難高于去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