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清楚你的績效考核是怎么算的嗎?
對于這個問題,接批次的朋友最有發言權了,因為他們之中的多數人都不太清楚是怎么考核的,也不知道工資是咋算出來的。
01/
某公司的績效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相比較“大鍋飯”的記薪方式,批次工資更像是一種“承包制”,不同工段的生產包給相應的人。通俗點來說,批次豬只數量越多、成績越好、整個批次生產參與的人越少,你能分到的錢就越多。
但是具體的計算方式是怎么樣的,接批次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看不懂。
“在場里上了幾年班的員工都算不出來他們的工資。”一位某頭部豬企員工李勝(化名)告訴小編,他的工資=【賣豬收入-成本】*工資系數,工資結構跟工資系數是知道的,但是一批豬賣了多少錢,飼料費用、藥費等成本,一線員工哪里會知道。
對于這點,有朋友也深有同感。“接批次的人根本不知道工資是咋算出來的,也不知道哪里扣沒扣,你算清楚也沒用,別太較真,因為較真也沒用。”
還有網友說,工資都是段長說了算。這種說法不免夸張了些,但相比較關注考核怎么算,李勝說還不如關注到手工資有多少。
“總的來說就是賣出去的豬越多,越重,工資就會越多,管他考核怎么變。”李勝說。
02/
“沒有上限,工資很香” 已成過去
據小編了解,目前大集團場都在實行批次工資,代表如牧原、新希望、雙胞胎、唐人神、壹號等,這種計薪方式原則上“沒有上限”,工資非常香,員工積極性高。
據牧通群友反饋,有人養育肥4個月,批次工資加獎金拿了24萬。還有飼養員養豬5個月,批次工資高達11w+。
(22年的反饋)
但批次化也是真累,就像網友說的,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拿1.5個人的工資水平。尤其,今年以來,受行情影響,陸續傳來有豬企降薪、降低批次結算系數等。
也就是說,今年的批次工資將不會那么香了。重慶某場的飼養員告訴小編,他們場這個月開始實行批次工資了,但他個人更希望維持原來的計薪方式,一個月到手6300左右。
在看的朋友們,你們場是怎么計薪的呢?自己崗位的績效能看得懂嗎?歡迎留言。
最后的最后再提一句,歡迎各位從業者找小編分享職場見聞,在線等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