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傳統的養豬大省,也是我國生豬產業的重點發展區,連續多年生豬出欄量位居全國前列。最高峰時期全省生豬出欄達7400多萬頭,占全國十分之一。自2019年非洲豬瘟發生以來,四川省全力穩生產、保供給,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實現連續3年持續增長。
2022年出欄量超額完成
全省21市州均實現增長
2022年,四川省生豬出欄量達到6548.4萬頭,超額完成《川豬產業振興工作推進方案》設定的6500萬頭目標。2019年至2021年,四川的生豬出欄量分別為4852.6萬頭、5614.4萬頭和6314.8萬頭,生豬產能持續增長,助力豬肉供給穩步提升。
據新豬派統計,四川省養豬產能分布較為均衡,第一梯隊為南充、宜賓、涼山、達州、成都、瀘州等地,這些地區的生豬出欄量都在400萬頭以上,合計占全省的44%比重;第二梯隊為遂寧、廣元、廣安、綿陽、巴中等地,5地生豬出欄量均在300-400萬頭,合計占全省的28.8%。
2022年四川省各地區生豬出欄量均出現增長,其中遂寧市同比增長超過10%,另有8個地市同比增長超過4%,而第一梯隊的南充、涼山、宜賓、成都等地增長幅度較少在2%左右。
為了統籌全省生豬產業區域協調發展,四川印發“十四五”生豬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方案中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四川省在全省五大經濟區布局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左右,其中:成都平原經濟區2165萬頭、川南經濟區1280萬頭、川東北經濟區1980萬頭、攀西經濟區510萬頭、川西北經濟區65萬頭。
規模化豬場比重達53.8%
到2025年規劃頭部豬企產值450億
四川地廣山多,生豬養殖以散養戶及家庭農場居多。2019年非洲豬瘟之后,四川省大力推進提升規模養殖水平。根據2022年發布的《四川省“十四五”生豬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提到,2020年底四川省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達14000余家,規模化養殖比重達53.8%,較“十二五”時期末大幅提高超20個百分點,規模養殖已成為四川生豬養殖的主要形式。
根據新豬派調研統計,在2022年全國116家萬頭母豬以上規模養豬企業中,四川就有11家,僅次于廣東。四川誕生了一批優秀的本土養豬企業,如新希望、德康集團、鐵騎力士、巨星農牧、天兆豬業、齊全農牧等等,都是其中杰出代表。
四川的頭部豬企都很注重對外的布局發展,例如新希望六和在四川的生豬產能占公司整體比重約10%,其在山東、廣西、陜西、東北等地也有較大比重;德康集團養豬業務遍布于全國13個省區,均衡的產能布局可以幫助他們分散養豬風險。
同時,一些全國性的龍頭豬企也都在四川有項目落地,例如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大集團、傲農生物等。據四川農村年鑒統計,僅在2019-2020年期間全省累計新開工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建設項目3532個,其中完工2703個,完工養殖場項目仔豬產能達1431.98萬頭,項目總投資491.5億元。
生豬養殖行業仍然是四川省畜牧業的重中之重,前景非常樂觀。但是目前,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仍相對較低。按照規劃,到2025年四川將培育和引進生豬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值10億元級的20家、產值50億元級的5家,養殖規模化率達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