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2023年生豬市場的若干思考!用能繁母豬推豬價,單純看能繁已經不再是金標準了

發布時間:2023-02-15 09:17    作者:牧豬聽經    來源:牧豬聽經    查看:
    Q1:從能繁母豬看周期,當前市場處于什么階段?

    Q2:用能繁母豬推豬價,去年得到驗證,今年能繁指標失靈,背后發生了什么?

    Q3:產業心態上看,今年和去年有什么不同?又會怎樣影響市場?

    Q4:產業資本積累的角度看,今年又將如何?

    Q5:從產業結構和從業者行為看,市場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Q6:去年市場的跌宕起伏,給了從業者哪些警示?又會對23年市場產生哪些影響?

    Q7:期貨市場對價格的預判,反映了什么樣的預期?

    Q8:作為養殖場,面對今年諸多的不確定性,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

    帶著上述問題,我們展開對2023年生豬市場的討論和分析。這里想說明一下,預判和推演僅僅是建立在已知事實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做一種筆者認為更高概率的可能。當然事實也許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這都不要緊,筆者寫文章的目的,一為梳理思路,二為總結經驗,三為事過留痕,便于日后進一步總結和反思。僅此而已。

    Q1:從能繁母豬看周期,當前市場處于什么階段?

    歷史經驗來看,用能繁母豬產能的拐點(環比增加或減少)往后推10個月,能夠吻合豬價拐點。換句話說,10個月后,我們看到生豬出欄的拐點(增加或減少)。這個在22年豬價上行期是得到驗證的。去年筆者之所以篤定5月份豬價上漲(按豬價算,拐點甚至提前),正是基于能繁母豬存欄變化這個大前提。熟悉筆者的朋友,應該有印象,我在21年12月份開始直至22年3月份,一直呼吁養殖從業者搶抓仔豬,然而,從眾者多,獨行者少。也正是對能繁母豬趨勢變化的堅信,筆者始終認為,本輪周期談上行期結束還為之過早(直到春節前,筆者并不認為這條規律徹底失靈,筆者把它歸結為階段性供需錯配,現實卻給人以響亮的耳光)。在10月份豬價漲至28元時,雖有過熱之嫌,但距離冬至、春節仍有時間,筆者的判斷是,只要豬價不跌破22元/kg,即便是壓欄增重至300斤,即便不賺,也能保本。奈何雪崩來的就是這么猝不及防,當然有新冠對消費的影響,但根子上,還是供給量過大,22年12月全國生豬定點屠宰量3090萬頭,創歷史新高,可見一斑。如果說節前大量出欄拋售,對應節后壓力不宜過大,畢竟能繁對應出欄未到增量來臨時點,豬價理應有所期待。奈何直到現在,出欄體重仍居歷年同期高位(排除極端高豬價年份),意味著中大豬存欄仍很充裕,令人匪夷所思……

    Q2:用能繁母豬推豬價,去年得到驗證,今年能繁指標失靈,背后發生了什么?

    下表列舉了能繁和生豬出欄的對應關系,生豬出欄的多寡也就體現在豬價上,我們注意到能繁趨勢性環比轉正是在22年5月份,理論上對應今年3月份生豬出欄。換句話說,今年2月份以前,生豬出欄量環比是減少的,當然這只是理論,還要結合實際每個月實際出欄量做進一步修正。事實的結果諸君都看到了,豬價進入1月再度陷入虧損,截止目前,豬糧比價已跌破5:1,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發哥公布準備收儲。何以至此?22年上半年剛剛走出虧損,三季度盈利,四季度瘋狂,豬價高位大跌,23年開年便再度陷入虧損,過山車般的行情,讓人心驚肉跳。豬價低可以接受,但低到跌破成本線仍未止跌,這就值得商榷了。為什么?前面一直說,能繁存欄對應的生豬出欄放量還沒到時間,怎么就跌破成本了,這正常嗎?我們忽略了什么?去年10月至今,連續4個月了,階段性供需錯配行情還沒走完?常理來說,階段性供需錯配之后,會迎來行情的修復,甚至是報復性反彈。時至今日,我們沒有看到,從出欄體重(或宰后均重)觀察,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可以說已經被抹殺了。背后的真相僅僅是供需錯配嗎? 我們不得不慎重考慮能繁母豬的生產效率問題,母豬繁殖性能的質變,或許才能解釋得通為啥這次能繁指標表現失靈,單純看能繁已經不再是金標準了。
    2019年-2021H1,能繁母豬群體中,充斥著不少的三元母和二元回交母,這部分豬的快速繁殖,對我國2020、2021年豬肉的貢獻起到了不可磨滅作用。2021年初,市場有人想到21年下半年會虧損嗎?彼時,沒人會這么認為。但實際養豬人就是把產能缺口抹平了,非瘟雖然造就了極高的豬價,但并未顯著拉長豬周期,過往的周期規律依然有效,背后的核心驅動便是養殖利潤,暴利對產能擴張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今天這么快又陷入虧損,這與2019、2020、2021年養殖端大量上馬新項目不無關系,規模市占率的提高,對產能的改變是行業格局的洗牌和重塑,同時也間接影響了豬周期,這一點后面單獨再講,這里暫且不表。

    試想一下,2021年6月份以后,能繁母豬開啟去產能,去的是哪部分產能?或者說,留下的又是哪部分產能?上市公司經常對外公開調研信息,其中有一個問題常被投資者問起,便是我們的能繁母豬當中,三元占比還有多少?當曾經的低效母豬被大量淘汰和替換后,養殖端的能繁存欄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對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一點,不得不引起重視。起初,筆者并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始終認為養殖端母豬的性能發揮離不開管理,尤其是生產管理,而非瘟時期的暴利給行業帶來的浮躁短期內是無法消退的。換句話說,“千豬易尋,良將難求。”無論是老牌豬企還是新興豬企,擴張的背后是需要強有力的團隊去支撐的,王牌部隊才能夠打勝仗,而烏合之眾只能是炮灰。現在看來,筆者的判斷還是太草率了,現實再一次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筆者現在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我國自詡為養豬大國,但并非養豬強國。我們經常拿自己的生產指標和國外對比,首先提及的便是PSY\MSY。追求高產,在國內養豬人心中根深蒂固,為此,近些年養丹系、法系的多了,美系的比例在下降,行業高產品系占比的提升,無形中提升了生豬的產量。這個似乎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基因強大,這個你擋不住,遇上管理好的,成活率更高,你說這個對產能的貢獻有沒有影響?讓我們看一下,非瘟后,國內的引種品系結構,你或許能感知一二。第二,非瘟后,規模化占比的快速提升,進一步提高了行業的生產效率,行業整體養殖水平對比非瘟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工業化、科技智能養豬的推廣和應用,無疑給這個行業注入了加速器,減少了對人的依賴,尤其是有經驗的人。這也就不難解釋規模擴張的背后,行業生產效率在短時間內得到了穩步提高,非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也許這個行業未來對有經驗的人的需求變并不那么迫切了,不是不需要,而是不需要那么多了,技術的革新,科技的進步對養豬業的改變讓我們迎來了新的時代。近期火熱的ChatGPT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微豬科技給出的中國PSY分析數據,行業PSY從2016年的17.56提升到了2022年的21.13,尤其是2021-2022年,PSY提高了2.66頭,之前的年份,忽高忽低,整體沒超過20,而到2022年,通過微豬軟件管理的豬場,PSY突破到21頭以上,側面反映行業整體的母豬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背后原因也講過了,有品系的改變、規模化的進步、管理的精細化等等。凡此種種,或許是導致我們沿用老思路,能繁指標拐點推演豬價拐點失利的背后原因,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方面,究竟是不是根本,有待后續進一步跟蹤和驗證。
    Q3:產業心態上看,今年和去年有什么不同?又會怎樣影響市場?

    回顧去年,養殖端是什么心態?Q1中提到,1-3月份喊大家補欄仔豬,奈何敢動手的不多。說明什么問題?養殖端去年整體悲觀,年初能看到20的人都是神。然而,隨著行情的走向,養殖端的心態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站在當前看去年,我們可以理解為去年上半年行業對市場很悲觀,下半年隨著豬價的飛升,養殖端開始集體壓欄賭漲,客觀的講不能用賭,畢竟都是為了一頭豬多賣點錢,可以說是追求量(體重增長)價(價格增加)利潤,而當全行業都在集中干這一件事時,擊鼓傳花的游戲必定有玩不下去的一天,只是時間和契機的問題,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何嘗不是如此?這里的準繩是什么,我們應該站在生意的角度,仔細思考這個問題。一句話總結,去年的心態是上半年極度悲觀,下半年極度樂觀,甚至是狂熱。而反觀今年,截至目前,養殖端的心態比去年上半年要好,讓筆者給養殖心態下個定義的話,應該算謹慎樂觀吧。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仔豬的價格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為何?一則,當前外購仔豬價格與自繁自養成本相差無幾,那么對于追求擴規模,做大營收的養殖企業而言,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有鑒于此,仔豬年后價格沒有跟隨肥豬價格進一步走低,反而較年前增加了50-100元/頭。這又說明什么?側面證明養殖端對后市并不悲觀。二則,年后仔豬迎來季節性補欄,有了去年的前車之鑒,很多人的心態和心理預期會有調整,去年錯過了,今年不能再錯過了,現在的價格抓豬苗,似乎風險也不大,就開始干了,仔豬價格有了支撐,是與不是?其二,我們看一下大企業對今年豬市的整體判斷,這表明了規模企業對后市的預期,也影響著他們年初所制定的經營策略。
    好,就提這么兩點。順著這個往下推演,你能得到什么?筆者想到的是養殖端心態謹慎樂觀,那么養殖端去產能就不會那么快,進一步講,今年上半年,我們很難見到實質性的去產能。同時還伴隨有不斷的抄底行為出現,支撐豬價走高,有沒有這個可能?反過來,豬價表現會怎樣,有可能是近強遠弱,但是這個度很難把握。反過來,如果豬價遲遲低位徘徊,抄底依然支撐不起豬價走強,又會發生什么?(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或許我們還要再深究!)這都是有可能的,站在當下的時點,我們很難看清楚,或者說還不足以看清楚,只能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Q4:產業資本積累的角度看,今年又將如何?

    看一張圖,2022年養豬上市公司賺到錢沒有?不同企業的命運不盡相同,但整體而言,行業在2022年還是攢下了一些家底,這也使得規模企業在2023年有了進一步上量的決心和勇氣,再者多少企業又相對看好2023年豬價,想想會怎么樣?規模企業這幾年就一個想法,降本讓我活下去,擴大規模讓我擠掉散戶市場份額,我要做大做強,萬億市場有一片天,全國前30強養豬企業都這么想,那帶來的后果是什么?這一天還會遠嗎?諸君,這里面有硝煙的味道,更有賭的成分。對于低成本的企業而言,擴大規模帶來的是更大的利潤和市場地位,對于成本居高不下的企業而言,不動才是最好的選擇,跟風擴大規模,就是災難,殷鑒不遠,咱就不提了吧。所以,了解了規模企業的動機,再看今年的市場,又會趨于怎樣的走向呢?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