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畜牧業未來發展和供應鏈韌性,黨的二十大代表、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光明認為,中國畜牧業未來必須走“穩增長、高科技、產業集群”的道路。“我做企業40年,最大的體會是,沒有高科技、沒有核心技術,企業越大倒閉得越快。而未來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主要體現在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競爭。”
打造白羽肉雞產業集群
在傅光明看來,農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低產出的特點。圣農通過產業集群,打造了一條從育種到下游食品深加工再到終端消費者的全產業鏈。目前,圣農有6億羽白羽肉雞產業集群,用工業方式做農業,以期實現高投入、低風險、高產出。
“我們用10年來做育種,一共投資了14億元,目前培育出11個品系和一個配套系。過去3年,我們養了近20億羽雞,經過1000多批次和國外品種的對比試驗,圣澤901所有指標都好于或等于國外品種。”傅光明說。
眼下,圣農正試圖提高白羽肉雞“國產芯”的市場份額。2022年以來,圣農推廣新品種父母代400多萬套,預計全年將推廣父母代770萬套,占全國10%-15%的份額。目前,圣農已建成2000萬套父母代產能,計劃在2025年實現2000萬套父母代雞銷量,達到國內40%的市場占有率。
“在下一個五年規劃時,我們計劃將產能翻一番,達到4000萬套父母代,做到80%的市場份額。同時實現向國外出口,參與全球競爭。”傅光明表示,圣農還將在飼料營養、肉及養殖、疫病防控等方面加大高科技投入。“40年前養雞,1人養500羽,現在1人可以養60000羽,成本也在逐年下降。”
把黨建貫穿在生產經營中
目前,圣農集團已把黨建寫進公司章程,黨委參與企業重大事項決策,為企業掌握正確的發展方向。傅光明認為,“方向正確,企業才能不走彎路,加快發展。圣農集團黨委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圣農也需要企業黨委,離不開黨委。”
“作為一名老黨員,老兵和企業經營者,我會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回饋社會。”傅光明認為,企業與鄉村、鄉民是利益共同體,要實現良性互動。
圣農已帶動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8個鄉(鎮)86個行政村、浦城縣3個鄉(鎮)3個行政村、資溪縣1個鎮1個行政村實現增收,惠及18萬村民,各村增收幅度在20萬元到280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