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往豬周期中,生豬累積虧損時間較長,但深度虧損時間卻較短。從理論來看,虧損超300元/頭的持續時間極短,虧損達500元/頭更是罕見。
然而,今年1月末至今,養殖虧損長時間超過500元/頭,達到深度虧損。如果長此以往,將使行業現金流中斷,生豬產能銳減。
形勢嚴峻
4月28日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262.62億元,同比增加164.36億元,增幅14.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91億元,同比下降145.35億元,降幅293.98%。
4月28日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5.07億元,同比減少2.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4.62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盈利32.45億元,大幅下降。
4月26日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收157.44億元,同比增長31.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6.86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4月26日,金新農公布2021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48.67億元,同比增長19.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9億元,同比下降847.90%。
4月23日公布2021年業績報告。2021年營業收入約313.28億元,同比增加37.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4.4億元,同比下降122.52%。
4月16日公布2021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收649.65億元,同比下降13.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34.04億元,同比止盈轉虧。
退潮后的爆雷
豬場工資燙手
年報數據足以說明當下豬周期的劇烈震蕩。震蕩行情易產生分歧,不是所有豬企都在硬抗:
今年3月,正邦母豬存欄僅38萬頭,相比去年初減少超68%;同期,天邦母豬存欄縮減34%。
大北農年報顯示,基礎母豬存欄11.05萬頭,同比下降23.98%。
金新農報告期內淘汰低效母豬、清理大部分輕資產業務、退出高租金場地等,主動減產約30%的低效產能。
溫氏去年明明日虧3000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更是僅有7.66億元,同比下降高達90.95%,卻反而決定今年增產,母豬存欄未變,合作養戶數也未變。應對之策,選擇了“刀刃向內”:
溫氏的合作養戶數量還在4.54萬戶,說明其還在堅持自己的養殖策略,但從組織架構上來看,明顯看出業績指標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至于業內其他公司,則更傾向于自繁自養,牧原的養殖業績唯上論倍受推崇。
無論從哪一方看,感覺豬場內卷都要從加班路上狂奔而去,豬場工資拿得越來越燙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