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探討大家認為:目前國內市場上仍然是豬多肉多,消費不振,豬肉價格的低谷周期比預期要長。
首先,從生豬養殖端看,能繁母豬產能雖有所降低,但仍在高線運行。根據農業部數據,全國能繁母豬高峰時4564萬頭,目前降到4290萬頭,國家調控目標為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應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目前整體看,去產能速度較慢。
去產能速度較慢的原因,一是小企業和養殖戶較為靈活,在生豬價格低不賺錢或者賠錢的情況下,他們迅速減少存欄或退出市場;在前期非洲豬瘟大面積爆發時期,有的中型企業折損較大,在后期豬價飛漲時他們又補欄,但在生豬出欄時高價行情已過再次虧損,這部分企業目前經營艱難;還有部分中小企業,在非瘟疫情中逆勢補欄,快速擴大產能,豬價高峰期賺得盆滿缽滿。在這波低價虧損期,他們有抗虧保產的經濟基礎,且看好后市,適時淘汰低產能母豬后,又增加了后備母豬,能繁母豬總量沒有減少;有實力的大企業在搶占市場份額上沒有停步,抓住行業因疫情產能大減的機遇,新建豬場,快速擴大產能,在目前價低虧損期,淘汰低產母豬,增加后備母豬,加上新建豬場產能,其總產能仍應為增量。
從以上分析看,大家都看好后市,產能總量雖有減少,但存量仍不少,生豬去產能緩慢。
其次,從庫存來看,市場上豬肉存量較大。一方面,國內有實力的部分屠宰企業看好下一步市場行情,對生豬加工分割入庫,增加庫存,以期后勢漲價低進高出,帶來盈利。
其三,從消費端來看,豬肉消費不振。由于新冠疫情不斷,全國20多個省市出現疫情,人員流動受限,團體消費、社會餐廳、婚喪嫁娶等聚集類消費明顯減少,加之商旅減少,社會主體消費普遍不振,導致豬肉消耗量大大減少。另外,在新冠疫情的影響,肉類深加工企業也反映,明顯感到成品銷售難度增大。
其四,國家為平抑豬價,組織國家儲備肉入庫,但因數量小,對豬肉行情影響有限。目前,已進行兩批豬肉儲備收儲計7.8萬噸。據有關信息,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年內第三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總的來看,雖然國家儲備肉收儲入庫對市場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由于與我國5500萬噸豬肉產量相比量小,對豬肉行情的拉動作用有限。
目前,在豬肉價格低迷情況下,俄烏戰爭爆發導致豆粕、玉米等飼料價格暴漲,目前國內豆粕期價再次突破歷史新高,漲破5400元/噸,較年初上漲近50%。飼料價格的連連上漲,對飽受豬價低迷之苦的養豬企業,更是雪上加霜,養豬行業虧損嚴重。
綜上分析,本輪豬肉低價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豬周期可能超出預期。預計下半年豬價會緩慢提升,養殖虧損也有所減少,但全年核算應還是虧損。建議生豬養殖、屠宰企業及各類經營單位,應合理安排自己的生產經營計劃,做好市場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