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河北省涿州市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召開的河北省蛋肉雞產業創新團隊成果應用現場會上了解到,一臺集雞個體生產參數自動感知、精準飼喂、行為量化等內容搭建的雞育種過程數字化養殖監控網絡和信息匯集交互平臺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我國首臺投入應用的種雞生產性能智能測定系統,實現了種雞生產方式從傳統以人力管理為核心到以機械化精準飼喂、智能監測為核心的轉變,將促進我國蛋肉雞育種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福利化養殖,極大提升蛋肉雞精細化育種水平。
“在傳統家禽育種中,由于雞的數據量龐大,育種周期長,人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寧中華說,關鍵是人工采集的數據精準程度低,不適應快速采集的現代育種技術,必須通過種雞生產性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育種效率、降低人工強度。
“由于該技術突破了雞小個體精準飼喂、生產性能參數自動獲取、種蛋自動標記三大關鍵技術難點,‘個體生產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裝備’當選2019年農業農村部十大主推新裝備之首。”農業農村部肉蛋雞養殖設施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黃仁錄教授在現場會上說,近兩年通過優化改進,該系統創新車載采食量計量裝置與個體精準飼喂裝置,在個體飼喂過程中,可同時多點收集采食量數據,有效降低了成本,減少了系統整體運行時間。螺旋給料裝置與動態稱量控制模型有機結合,有效提高了種雞個體精準飼喂精度,實現了家禽小個體精準飼喂。自主設計了集個體識別、稱量、標記于一體的多條傳送帶種蛋自動收集系統,實現了多條傳送帶種蛋同時收集,降低了種蛋收集時間。
在系統設計中負責畜禽養殖環境調控與智能裝備的河北省蛋肉雞創新團隊崗位科學家李麗華教授介紹,系統結構為H型架體、自動上料系統,由個體精準自動投料系統、導軌和行車系統、RFID(射頻識別技術)個體識別系統、采食量測量機構、蛋重稱量及種蛋標識機構、自動清糞系統組成,技術成果涉及畜禽養殖、電氣、信息、工業設計等學科,實現了雞小個體精準飼喂、采食量自動稱量、種蛋自動標記,通過多數據傳輸防沖突通信,建立了配套數據管理平臺,解決了雞重要經濟性狀指標數據收集智能化、準確性、實時性以及手工測量對雞造成應激的問題。
據了解,該系統個體識別、自動飼喂、蛋重稱量、種蛋標記各個功能實現了模塊化設計,易于裝配,能夠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是功能強大的智能育種獲取數據的研究、生產平臺,實現個體采食量、飲水量、排泄量、蛋重、產蛋時間等實時、連續記錄,整群參數對比分析,根據群體大小自動組裝、定制。通過數據挖掘技術能及時了解雞的生長、疾病及其營養狀況,為雞的正常生長和生產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持。該系統也適用于蛋肉雞及鴨的育種、飼料、營養方面科學研究和大群生產狀況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