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資金高低切換帶動反彈,數家豬企股價創年內新高

發布時間:2025-03-18 09:41    作者:魏中原    來源:第一財經    查看:
  春節過后,國內生豬消費進入淡季,價格震蕩下跌。中國養豬網顯示,3月17日,生豬(外三元,下同)價格報14.55元/公斤,較2月份的年內高點回撤12.72%。

  今年1~2月,豬肉需求淡季中,上市豬企的整體出欄量實現兩位數增長,能繁母豬存欄量亦指引中期豬肉供給繼續增長。在生豬供強需弱的背景下,機構與上市豬企集體看空今年豬價表現,預計整體價格弱于2024年。

  豬價趨弱的走勢進一步反映本輪豬周期走勢的撲朔迷離,過往對周期價格高低點的策略幾乎完全失效。基于上市豬企估值處在歷史底部的投資性價比,多家機構提出“摒棄周期”的投資思維,更專注單家上市公司的財務表現與成本管控能力。

  近一周以來,豬板塊一改前兩個月的低迷表現,數家公司的股價已經創下年內新高,使得投資者關注資金高低切換能否讓豬板塊走出階段超額收益。

  供給壓力持續釋放,行業或需產能再出清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研報及上市公司調研公告,在生豬供強需弱的背景下,市場各方對今年豬價漲勢并不樂觀。

  先看今年前兩個月,國內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的出欄量同比繼續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1~2月,19家上市豬企出欄量3129萬頭,同比增長20.2%。其中,龍頭股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的出欄量為1146萬頭、550萬頭、264萬頭。

  通常來說,一季度為傳統肉類消費淡季,生豬供應同步擴大將壓低豬價水平。年初至今,國內生豬價格僅在春節前后出現過短期大幅漲價,節后價格一落千丈,累計回落近13%,當前價格處在年內最低值(約14.6元/公斤),剛好是全行業的盈虧平衡點,同時外購仔豬養殖利潤已經轉負,單頭虧損約35元。

  中長期來看,豬肉供需將呈現如何變化,進而影響豬價?某農業分析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整體豬肉消費呈現弱復蘇,尚看不到邊際需求明顯改善的趨勢,而豬肉供應總體偏多。“能繁母豬的變化指引了中期豬肉供應量,去年三四季度國內能繁母豬存量就有‘抬頭’的跡象,并且年內飼料原價小幅增長,養殖成本壓力加劇,結合中小規模企業補欄積極性,預期二季度市場供應端較為充裕,若豬價繼續下行,養殖成本上行風險加劇,不排除行業再次面臨產能出清,中小養殖場與散戶的落后產能將被率先淘汰。”上述分析師說。

  根據統計局數據,2024二季度至四季度,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累計增幅為2.2%;根據農業部數據,2025年1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月環比下降0.3%,達4062萬頭,即將超出105%的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間。國金證券研報指出,從產能數據來看,預計后續生豬產能逐步增加,累庫對豬價的支撐后續在出庫過程中會對豬價造成較大壓力,預計生豬價格向下調整趨勢不變。

  多家上市豬企創年內新高

  本輪豬周期以來,在宏觀經濟、生豬供需、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多因素共振下,豬價走勢完全背離過往周期,豬價高低點的推測難度驟增。在此背景下,不少機構研報提出“摒棄周期思維,注重個股成長”的投資思路,個股成長指的是具備強降本增效能力的上市豬企,優質產能有望在震蕩豬價行情中維持盈利。

  今年是上市豬企告別周期底部的首個完整年度,經過此前20余月的長期虧損后,資產負債表亟待修復。多家上市公司明確表示降本增效仍是今年的核心經營目標。

  牧原股份在近期機構調研中表示,公司2025年1月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3.1元/kg左右,環比略有上升,主要是春節導致銷售天數減少,銷售量環比下降,單位期間費用分攤增加。2月份,該公司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約為12.9元/kg。

  就2025年養殖利潤預期,溫氏股份表示,預計2025年豬價表現可能略低于2024年平均豬價。但隨著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持續改善,肉豬養殖成本有望繼續降低,單頭盈利水平未必會低于2024年。該公司還稱,今年將繼續降低負債率,保障生產經營長期穩定,目前已將工作重心轉向企業管理上來,通過精益管理、流程改革、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科技創新等多種方式,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

  豬周期每一輪的產能出清都伴隨相應投資機會,豬板塊當前估值處在底部,截至3月17日,申萬生豬養殖指數的估值分位點為10.19%,是歷史底部區間,豬板塊的投資性價比會否吸引資金關注?

  華東某私募基金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過往測算周期高低點的投資策略當前基本失效,若行業再次產能出清階段,將利好養殖成本低的頭部豬企。“投資賠率來說,豬板塊的賠率低、勝率不明,周期盈利高點是由高豬價帶來的,業績不確定性也是因為今年豬價走勢不明朗,所謂‘成也豬價、敗也豬價’。”上述私募人士說:“根據我們跟蹤,頭部大市值豬企具備明顯成本管理優勢,在豬價震蕩行情中更能維持相對盈利,此外業績基數較小、歷史資產包袱比較輕的小市值豬企,也具備一定優勢。”

  二級市場方面,科技股大面積熄火以來,有部分資金流入了低迷許久的上市豬企。3月10日~17日,豬板塊25只個股僅3只錄得下跌,天域生物(603717.SH)、神農集團(605296.SH)領漲板塊,羅牛山(000735.SZ)、光明肉業(600073.SH)、巨星農牧(603477.SH)等股漲幅均超6%。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牧原股份、羅牛山、神農集團、溫氏股份等上市豬企股價已經創下年內新高。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