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又是一年3·15,曝光狐貉胴體被煉油、做飼料,你用的飼料還安全嗎?

發布時間:2025-03-17 10:55    作者:.    來源:澎湃新聞    查看:
  又是一年315,202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劣質槽頭肉生產梅菜扣肉事件還歷歷在目。

  近期,相關媒體記者暗中走訪毛皮動物的地下黑市,發現一些商販不僅將狐貉腿冒充羊肉、狗肉、兔肉等流入食品領域,銷往各地,還將狐貉胴體煉油后流入飼料產業。


  狐貉胴體煉油后流入飼料產業

  狐、貉養殖在河北唐山、山東濰坊、臨沂等地,早已形成相當可觀的產業規模,毛皮是最主要商業價值。作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中的非食用特殊禽畜,“取皮”后的狐、貉胴體按照國家規定不能流入食品領域。然而,相關調查隊近期輾轉狐、貉養殖大市河北唐山、山東濰坊、臨沂等地,暗訪接觸了近三十名狐貉胴體流轉涉及的商販發現,屢屢被媒體曝光之后,仍有人私下售賣狐、貉肉,甚至還在視頻平臺公開叫賣。一些商販在冷庫里囤積了幾十噸已經分割好的狐貉腿,聲稱冒充羊肉、狗肉、兔肉等流入食品領域,銷往各地。

  根據2016年12月1日實施的行業標準《貂、狐、貉繁育利用規范》,毛皮動物胴體禁止食用和用于食品、飼料加工等原料,必須定點進行資源化利用加工或無害化處理。

  在記者調查中,多名狐貉胴體販子都提到將狐貉煉油、做飼料。臨沂市河東區某村狐貍養殖戶許剛稱,在臨沂,部分狐貍胴體被小販、大販收走后,有些賣到煉油廠,流入飼料行業。

  河東區狐貍胴體販子郭華稱,每噸狐貉油6500元至7000元,每噸油渣數千元。其稱,從他和合伙人這里就走了數千噸。他一邊收購狐貍胴體賣給煉油廠,再把油收回來賣給飼料廠。

  郭華的合伙人帶記者參觀了一家小作坊式煉油廠。這家隱藏在尿素加注站后的煉油廠,沒有門頭和招牌。車間里臭味難聞,地面污濁。煉油廠內的一位工人稱,狐貍胴體煉油是有季節性的,每年12月煉,這家作坊的煉油量不小,“到時候不用現在的設備,用大鍋煉”,煉完發給飼料廠。郭華的合伙人介紹,這家煉油廠設備簡易,每天可煉3噸料。當天煉的油炸后的面渣,每噸利潤在800元左右。

  郭華及其合伙人,還有當地另一油販子李龍均向記者表示,當地煉油廠大多數沒有手續,都是關起門生產,非常隱蔽。煉油會涉及殘雞殘鴨(編注:死雞死鴨)、狐貍等。相比雞鴨油、豬油,狐貍油的量微不足道。

  郭華和李龍均稱,他們會把狐貍油摻進雞鴨油或豬油里,賣給飼料廠。郭華的合伙人說,長期合作的飼料廠,有一定信任,“不可能每次都檢測”。李龍介紹,在黑煉油廠這一行,進原料和賣貨,基本都是現金交易,避免轉賬。收購原料時,不少煉油廠會在一個地方過完磅,直接把原料車開走,卸完原料再回來給空車過磅,避免送原料者知道煉油廠在哪里。


  “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已在試點,尚未完全落地

  狐貉養殖業在河北唐山、山東濰坊、臨沂等地,已經形成相當可觀的產業規模,當地相關主管部門在規范養殖產業方面花費了很大的努力,也在探索合法、合規地利用狐貉資源。

  2023年4月12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在河北、遼寧、山東開展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試點,啟動畜禽胴體水解復合氨基酸飼料化利用試點。

  官方資料顯示,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曾向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上報《山東省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試點方案》,2023年12月29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回文,表示同意按照試點方案執行。同月,農業農村部網站發文稱,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試點范圍擴大至3個省,探索建立了閉環運行、全程監控、流向可追溯的試點運行機制。

  前述試點方案顯示,山東全省每年貂狐貉飼料總產量5-8萬噸。另一方面,屠宰后的毛皮動物屠體每年產量4萬噸左右(其中狐貍3萬噸)。根據調查,毛皮動物取皮后產生的胴體一部分被毛皮動物養殖場戶用于循環飼養(用貂肉飼喂狐貍、貉子;用狐貍、貉子肉飼喂水貂),約占總量的30%;一部分被送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理,約占總量的50%以上,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消耗大量經濟成本。

  試點方案稱,按照毛皮動物屠體收集率50%計算,全省2萬噸屠體可以加工成飼料原料,用鮮胴體煉油、制作肉骨粉,全省毛皮動物屠體每年可飼料化利用加工出4000噸油、8000噸肉骨粉。若按照目前肉骨粉價格7000元每噸計算,僅肉骨粉總產值就達5600萬元。肉骨粉可以基本等量代替魚粉、豆粕等優質蛋白飼料資源。

  該方案顯示,試點時間為2023年11月至2026年,試點周期3年。試點方案要求,“試點工作確定全程定點企業、閉環加工、閉環使用,僅用于毛皮動物飼料和養殖場,不流入食品動物飼料。”

  目前山東全省毛皮動物胴體屠宰集中在臨沂市河東區進行,試點要求相關部門負責對狐、貉、貂屠(胴)體收購、加工、飼養試驗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工作,通過聯合執法、政策宣傳、路口核查、監控錄像等方式,對取皮的養殖場和加工點進行控制,防止屠體流出,加強對各關鍵環節的監督。

  然而,記者在當地采訪時發現,上述相對完備的試點方案目前執行得并不理想。“誰說在養殖場取皮點裝監控?誰來掏這個錢?”對前述試點方案,臨沂一養殖戶表示,他沒見誰來給養殖場裝監控。試點方案指定“定點收集、集中加工屠體肉骨粉企業”有兩家:臨沂利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山東冠奕牧業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前述方案,臨沂利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具備屠體收集運輸車輛和冷庫,正在新建毛皮動物油脂、肉骨粉單一飼料生產車間,待試點工作批準后,專門用于生產毛皮動物肉骨粉。同時, 臨沂利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與臨沂利源動物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系同一個法人下屬兩家企業,有條件將新鮮的毛皮動物屠體用于生產肉骨粉,病死和變質的毛皮動物屠體用于無害化處理,生產有機肥,確保屠體不外流。

  2025年2月底,距試點方案獲批已經1年多,記者探訪臨沂利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注冊地,發現車間已經建好,仍在裝修,里面尚無設備。而臨沂利源動物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的注冊地,是一個村莊,其實際地址在數公里之外。

  前述試點方案還指定了一家“定點單線加工飼料企業”:臨沂瑞泰飼料有限公司,可以按照毛皮動物養殖企業訂單需要生產配合飼料。針對記者以采購名義詢問“臨沂這邊的狐貍屠體都去哪了”的問題,該公司工作人員言辭閃爍,“他們都有自己的渠道,應該是”。這名工作人員還稱,該公司生產的禽畜飼料、寵物食品等不會用那些“特殊的”原料(編注:意指用狐貍屠體生產的肉骨粉)。

  當被問到試點項目,該工作人員反問“你怎么知道這個”?其承認,政府單位確實搞了個(試點)項目,但稱公司只是參與了一個“小環節”。其他公司將狐貍屠體生產成飼料原料肉骨粉拉過來。

  “(我們)生產成的飼料不能賣,銷售什么的我們也不參與”。去年為試點項目生產了多少噸飼料?其表示“這個不能說”。“這個我們無非是幫個小忙,其他我們都不參與。”對于公司是否收取加工費,該工作人員甚至稱“這個都不重要了”。

  中國綠發會行動亞洲基金發起人蘇佩芬告訴記者,毛皮養殖業有致疫風險,動物胴體流入食用肉類市場及飼料加工產業鏈后,風險進一步擴散。

  “皮毛養殖場流出的動物胴體與食用肉類養殖、生產加工的監測和檢疫程序及標準不同,因此皮毛養殖場流出的動物副產品具有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蘇佩芬表示,食用肉類的動物檢疫可以檢測出激素等藥物,而皮毛養殖場的動物副產品缺少同等檢疫程序,未經檢疫的狐貉等的胴體流入人類食用肉類市場,其攜帶的病原體將會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針對毛皮養殖業帶來的健康風險,蘇佩芬建議,要建立完善的溯源體系,實現動物活體及凍體流向的動態追蹤,促進跨部門數據共享。同時要完善養殖場周邊人群和動物的生物監測,建立地理空間上的動態監測體系,實現監測和預警的融合。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