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豬派調研,牧原在湖北的所有豬場已安裝空氣過濾系統,是湖北如今養殖規模最大的集團豬企,能繁母豬存欄達17萬頭,遙遙領先。
仙桃2023年生豬出欄較非瘟前腰斬
6個地市出欄總量下降超200萬頭
湖北是我國生豬養殖大省,2023年全省出欄生豬4439萬頭,位居全國第六。地處華中腹地,憑借四通八達的交通,湖北在非瘟前就吸引了不少外來龍頭養殖企業前來落子養豬。
據官方數據,湖北的生豬主產區主要為襄陽、宜昌、黃岡、恩施州、荊門、荊州、孝感7個地市,其2023年生豬出欄量均在300萬頭以上,合計3245萬頭,占全省的73%。其中除了恩施州外,其余6個地市規模豬場數量在全省排名靠前,也是正大、牧原、溫氏、雙胞胎、新希望等集團豬企的布局重地。

與之相比,非瘟爆發后,荊州、武漢、鄂州、潛江、天門、仙桃成為疫情的主要受災區。6個地市2023年的生豬出欄量仍分別比2017年低9%、19%、20%、34%、38%、55%,出欄總量較2017年減少達225萬頭、降幅達21%。
剖析來看,江漢平原包含荊州、仙桃、潛江、天門4個地市,并輻射周邊武漢的部分地區。該平原夏季洪澇災害多發、且地勢平坦,疫病防控壓力較大。
母豬進一步向大型規模場集中
13家萬頭豬企掌握全省24%能繁母豬
非瘟后,湖北散戶和小規模場大量退出,大型養殖企業成為省內生豬復養、擴張的主要群體。據官方數據,2017年至2022年,湖北全省年出欄生豬500-900頭、1000-2999頭的豬場總數由13723個減少至7337個,下降幅度達47%;而生豬年出欄在5萬頭以上的豬場數量則由33個增至66個,增長了1倍。
自2020年后,湖北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量總體維持在200萬頭以上。疫情發生對散戶、中小場的打擊,使得湖北母豬存欄進一步向集團場、大型規模場集中。

截止目前,湖北存欄能繁母豬在1萬頭以上的豬企有13家,手握母豬合計約54萬頭,占到全省的24%。
其中10萬頭以上母豬規模的豬企僅牧原1家。5-10萬頭母豬規模的豬企有4家,分別是溫氏、金龍集團、中糧家佳康、正大。其余8家豬企母豬規模介于1-3萬頭之間,其中中新開維自26層樓房豬場投產后快速上量,闖入萬頭豬企陣營。
強化非瘟防控
湖北溫氏、中糧家佳康計劃裝配空濾系統
經過2023年疫情沖擊后,有條件的養殖企業開始實施生物安全升級改造,如安裝空氣過濾系統,旨在強化非洲豬瘟防控。
2023年,湖北生豬出欄量達百萬頭的企業分別是牧原、正大、溫氏、中糧家佳康。其中湖北牧原全部豬場已經裝配空濾系統,湖北中糧家佳康、溫氏也已經在安裝的路上。
2024年7月8日,中糧家佳康旗下的湖北隨州養豬公司發布“繁殖場冬季通風過濾系統項目設備供貨及安裝工程”。項目以季節性(冬季)過濾系統為主,既節省投資和運行成本,又為在湖北養豬的持續生產增添一份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