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半年數據還未完全公布,少數幾家業績預告并不能體現整體現象,但今年業務難做,是許多從業人員的切身體會。
動保行業生物制品和化藥兩大板塊中,化藥板塊經歷的同質化競爭歷史比生物制品更長,利潤空間也更少。但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更加嚴酷的競爭形勢,變革之下,企業依然有更進一步的空間。
化藥板塊需要更多創新
生物制品領域近兩年對利潤下滑的感受或許更加明顯。根據中國獸藥協會統計數據,2022年之前,化藥企業平均毛利在22-26%左右,而生藥則在60%以上。在2022年,生物制品板塊毛利出現銳減,降至55%,降幅接近10個百分點。從2023年和今年的市場反饋情況來看,行業毛利的數據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
盡管最新的數據還未公布,行業內已有猜測——經過進一步的同質化競爭,生物制品毛利有可能與化藥越來越近。
實際上,在最近的十年里,生物制品一直是獸藥行業最活躍的板塊,大部分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案都出自生物制品領域。許多動保企業也把生藥作為重點投入的板塊。
經過多年不懈發展,我國有些獸用生物制品技術水平可以說已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而與之相對應的化藥板塊,受到的討論和關注則更少。化藥板塊不僅新獸藥總量低于生藥板塊,創新產品也不多——化藥一類新獸藥只有11種,遠少于生物制品60種。
研發創新能力強,是生物制品長期以來利潤高于化藥的重要原因。
當前,在產能普遍過剩的大背景下,不僅在生物制品領域,化藥板塊同樣需要更多的創新注入。
非瘟后化藥行業呈現明顯增長
從總量來看,獸用化藥是在整個獸藥產業中占據較大比重的板塊,銷售額占獸藥市場總量68%。其中,化藥制劑版塊做為獸藥產業的主力軍,市場占比達到42%,幾乎占據了獸藥產業的半壁江山。
而分析近年來獸藥行業整體的營收變化還可以發現有意思的現象。
在2018-2021年間,獸用化藥行業總體營收呈現出一段明顯的增長——從289億躍升至458億,3年增長了169億元,增幅58%,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4%(2022年略有不到2億元的下降)。
而在2010年-2018年8年時間里,獸用化藥營收增幅絕對值僅有82億元(即便以非瘟前最高峰2017年計算,增幅絕對值也僅在91億元),增幅約40%,年復合增長率僅為3.17%。
對比生物制品,在非洲豬瘟之前,生物制品市場的增長幅度與化藥基本持平或略高于化藥,而在非洲豬瘟之后的時間段,獸用化藥行業市場營收增長幅度卻顯著高于生物制品和中獸藥。
這個現象值得探討,獸藥行業或許需要重新審視化藥板塊市場發展。
獸用化藥行業依然存在機遇
盡管市場容量更大,但化藥市場企業眾多,落后產能也多,同質化競爭問題也更嚴重。
根據中國獸藥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獸用化藥企業達到1361家,而生藥企業僅有152家。
化藥行業集中度比生藥更小,2022年營業額在2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僅占比4.26%,遠低于生藥的19.74%。
主要以營業額在500萬-2億元之間的中型企業為主,占比51.07%;營業額在50-500萬元的小型企業占比34.31%;還有大量年銷售額小于50萬元的微型企業,占比在10.36%。
有專家指出,在獸用化藥領域,大部分中型企業沒有研發團隊,小微企業更是如此。大型企業雖然設有專門的研發團隊,但多數研發優勢體現在生產工藝技術的改進和提高,原研藥物較少。化藥領域總體而言,還需要更多先進的制劑配方技術,精細的制劑制備技術和嚴密的質量控制體系。
從市場情況來看,優勢企業多體現在原料上,行業整體在化藥制劑上影響力超強的明星產品還較少。
以上都意味著化藥行業依然存在機遇,有明星大單品爆發的可能性,中型企業也有一定機會成長為大企業。
在養殖端集約化程度不斷提升,對產品質量評估更完善的當下,化藥行業既面臨洗牌的壓力,同時也擁有更上一層樓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