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自稱是牧原的銷售員,并且朋友圈、視頻號一直掛著牧原的牌子。畢竟牧原是養豬老大,幾千頭仔豬的量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所以簽合同時就沒過多懷疑。”劉先生告訴記者。
據悉,早在兩年前錢某某就主動加了劉先生微信,雖然雙方一直以來并沒合作過,但有朋友介紹過錢某某是牧原股份的銷售員。5月19日,劉先生與錢某某經過簡單交流后,便以10公斤仔豬520元/頭的價格,訂購了2500頭仔豬,并交付了3萬元定金。


但是,隨著定金交付后,錢某某態度卻開始變得有些奇怪。“采購仔豬前通常需要采血檢測,他說他們的豬場需要先自檢一輪。”起初,劉先生并沒有懷疑,可隨著錢某某告知劉先生,公司豬場“自檢”后發現仔豬檢測不合格,無法按期交貨,并始終未能提供自檢報告時,劉先生便起了疑心。
由于當時客戶急著拿貨,劉先生覺得時間不能再耽誤,5月20日,劉先生便向錢某某提出了退定金的要求。幾番溝通下,5月22日晚,錢某某先退還了1.8萬元,可再想溝通后續退款時,錢某某便沒了音訊。
意識到可能被騙后,劉先生在各大養殖交流群中發布尋人啟事,經過調查,劉先生發現不止他一人被騙。
擬造身份,湖南警方已立案處理
湖南株洲的呂老板經歷了同樣的騙局。呂老板告訴記者,5月22日,有個客戶想找他采購仔豬,碰巧前段時間錢某某有向他發布仔豬貨源信息,便主動聯系他咨詢相關事宜。
因為早在幾年前與錢某某有過合作,呂老板便沒有懷疑。5月22日當天便以10公斤仔豬520元/頭的價格訂購了1700頭外三元仔豬斷奶苗,并通過支付寶轉賬2萬元定金。
但收到定金后,呂老板想進行后續對接,溝通視頻采血并送檢時,錢某某便開始聯系不上。5月25日,呂老板選擇報案,5月27日,湖南省株洲市公安局茶陵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受理立案。

圖說:湖南省公安廳已立案處理
據了解,此次詐騙涉及的受害者不止以上兩位,錢某某行騙話術基本是以牧原銷售人員的身份與受害人溝通,通過微信簽訂合作協議,騙取定金后失聯。
為此,記者撥打了牧原股份湖南湖北地區服務投訴電話,接線人員告知記者“錢某某過去確實是牧原股份銷售人員,但是早在2022年就已離職。”對于錢某某離職后以牧原股份銷售員的身份在市場上行騙一事,公司并不知曉。
記者咨詢了廣東領華律師事務所甘貴庚律師,甘律師表示“在公司沒有給他任何授權的前提下,這種出自個人行為的詐騙,其實與牧原股份本身無關,即使嫌疑人是該公司的舊員工。其實在這次事件中,牧原本身也是受害者。”
截至發稿前,記者多次撥打錢某某的電話,手機均處于關機狀態。南方農村報記者在此提醒廣大養豬人,當前生豬市場火爆,在采購豬苗、種豬時務必提高警惕,核實對方身份和貨源信息,避免上當受騙。案件后續發展,南方農村報記者將持續跟蹤。
注:經當事人要求,以上劉先生、呂老板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