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下降至4042萬頭,但是較綠色區域的下限3588萬頭還超了很多。
雖然2023年部分生豬企業持續推進產能去化,但不可否認,當前生豬產能仍然處于過剩狀態。養殖端持續虧損,企業負債率攀升,現金流吃緊,如何規劃合理生產,保證公司高質量穩定發展仍然是今年擺在各大豬企面前的難題。
01
穩為主!三巨頭能繁母豬略有下降
牧原
養豬一哥2023年迎來了自己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數據顯示,牧原股份預計2023年凈虧損39-47億元,若按照此數據測算,牧原2023年度頭均虧損額或在50元上下。
牧原表示,如果未來生豬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仍然可能造成公司的業績下滑。一方面,牧原靠技術將成本,持續挖掘600元的成本空間,另一方面適時調整產能。
牧原近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會根據外部環境及生產經營情況,合理規劃發展速度,保證公司高質量穩定發展。公司近期能繁母豬數量穩定在310萬頭左右,這相比2023年末的313萬頭略有下降。

溫氏
溫氏2023年豬業虧損在55-58億。雖然出現了深度虧損,但對于今年的生產溫氏仍然有自己的底氣。一方面成本持續下降。根據溫氏公開的數據,公司2月份成本仍處于下降趨勢,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約為7.8元/斤。
另一方面,資金充足。溫氏此前曾表示,公司當前資金較為充足,未因資金問題而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節奏和計劃。對于今年的生產計劃,溫氏初步計劃2024年末能繁母豬數量在2023年底存量的基礎上再增加5-10萬頭。截至2月末,公司能繁母豬數量約155萬頭,與1月份基本保持穩定。
肉豬出欄方面,溫氏計劃較2023年增加400-700萬頭,如若完成,溫氏有望成為行業內第二家超過3000萬頭量級龍頭企業。
新希望
相比較前兩家企業,新希望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雖然2023年預告扭虧為盈,但也是引入戰投后的扭虧為盈,并不是主業的盈利。若從主業角度來看,新希望扣非凈虧損達45億元,虧損幅度較2022年大幅擴大。
對于如今的新希望來說,解決債務問題可能就是第一問題了。截止2023年第三季末,新希望負債率已經達到了72.76%。高懸的負債,讓新希望不敢輕易擴產,截至2月底,新希望能繁母豬存欄不到80萬頭,與23年底的82萬頭相比減少了2萬頭。
02
神農計劃擴產,金新農不執著于數量
神農集團近期成本優勢領先一眾豬企,讓大家都非常意外。在神農看來,公司始終保持高質量發展,不賭周期,也不盲目追求高增速,緊抓豬群健康管理和工業化生產兩大核心,生產成績穩步提升。
神農集團3月15日表示,公司2024年1-2月共出欄生豬32.60萬頭,同比增長約40.30%,平均完全成本14.7元/公斤,生產成本13.8元/公斤,仔豬斷奶成本約330+元/頭。(推薦鏈接:各大豬企最新成本pk!新希望16元/kg,溫氏反超牧原,排名第一的竟然是神農集團)
隨著成本不斷下降,神農也在計劃著擴產。截止2月底,公司存欄母豬約10萬頭,其中能繁母豬8.5萬頭,預計2024年末母豬存欄規模可達13萬頭,較23年底的10萬頭增加3萬頭。
公司2024年出欄目標為250萬頭,2025年為350萬頭。公司未來將堅持輕資產發展模式,逐步擴大“公司+家庭農場”的代養比例,預計未來代養比例將達到70%-80%。

(圖源:神農集團3月15日投資者關系記錄表)
與神農相反,廣東豬企金新農今年的重點在降本及穩定現金流。
金新農在此前的投資者關系記錄表中表示,公司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基本上維持在5.5萬頭左右,后備母豬存欄量為1.5萬頭左右。
未來兩年不急于追求出欄數的增長,更加強調高質量發展,2024年成本目標是降低到15-15.5元/kg。
關于后續的資本開支和融資計劃,金新農表示:“公司資產負債率處于行業平均水平。一方面公司將減少非必要的資本性開支,另一方面尋求合作,采取銀行融資、子公司股權融資、借力產業資本等多種方式融資。

碼字不易,跪求轉發。
祝大家龍年都漲薪漲薪漲薪!有問題找小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