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能繁母豬連續十二個月去化對下半年供給將產生重要影響,下半年行情或逐漸回暖并趨穩,而此前巨虧的上市企業們則有望“止血”。“隨著供需的逐漸穩定,下半年養殖端頭均盈利有望逐步上升,相關企業長期虧損的局面有望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內尤其是一季度相關企業或仍將繼續承壓。”有業內人士認為。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4年1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67萬頭,比上個月減少75萬頭,環比下降1.8%,連續4個月環比下降;同比下降6.9%,連續7個月同比減少,而這也是自2021年以來最少存欄量,3年最低。

(能繁母豬走勢圖圖片來源:Chioce)
數據的下降也反映在一線養殖端,四川某養殖場負責人黃先生向財聯社記者透露,“場內的母豬已經清空了,主要還是去年一直虧損,導致看不到希望,后來和某個大企業談了打算做他的代養,想著能夠稍微穩定一些。”
能繁母豬數據是后續產能供給的重要指標,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王海蓮告訴財聯社記者,“雖然目前能繁母豬在持續去化中,但從能繁母豬到商品豬出欄,有約10個月左右的養殖周期,當前去化情況,可能會對下半年的產能起到影響作用,對短期市場供給影響變化不大。”
事實上,由于十二個月的連續去化,業內目前對于后市行情均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勢,此前牧原股份(002714.SZ)表示,“從全年來看,與2023年相比,預計2024年的豬價更樂觀一些。在供給端,當前能繁母豬數量仍處于較高水平,但整體呈下降趨勢,預計2024年生豬供應量將低于2023年。”溫氏股份此前也表示,“理論上,2024年豬價應好于2023年平均水平。”
另有券商研報認為,2023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行業產能全年呈現逐步去化態勢,根據能繁母豬存欄數據推算,預計2024年下半年豬周期有望迎來反轉。
此外,從近期的仔豬交易活躍也可以看出養殖端對后市行情的看好,廣西某仔豬供應商告訴財聯社記者,“前段時間仔豬成交稍微活躍了很多,當然價格上漲也比較明顯。”
王海蓮認為,“從目前監測數據來看,能繁母豬產能去化多影響在今年下半年市場,市場人士對三季度行情持樂觀心態;從仔豬養殖周期來看,當前補欄的仔豬多在三季度出欄為主,故而仔豬成交近期較為活躍。”
值得關注的是,據此前2023年業績預告,相關企業生豬養殖業務全面虧損,豬“茅”牧原股份也面臨上市首虧,溫氏股份(300498.SZ)更是虧損超60億元。更嚴重的是,部分企業資金鏈緊張,開始出現賣資產籌措現金流的行為,也有傲農生物(603363.SH)這樣的企業面臨重整。
下半年行情回暖或對相關上市企業業績改善帶來支撐,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來看的話,三季度開始行情逐漸回暖,養殖頭均盈利將明顯改善,對于上市企業業績也將帶來一定正面支撐。”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業內普遍看好三季度后的行情,導致能繁母豬接下來的去化或不如預期,“大家對于下半年市場持有一定樂觀心態,故而前期受豬病影響的地區,生豬集中出欄后養殖密度下降,區域產能被動去化減小,部分受損明顯企業有增量配種復產跡象;部分場家對下半年預期看強略有擴產情緒,能繁母豬去化或會收窄。”前述業內人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