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養豬是個什么情況?
據央視財經報道,11月份以來,生豬產能持續回調,但仍略高于合理水平。據測算,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158萬頭,為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1.4%。按照加權平均計算,今年前11個月一頭生豬平均虧損73元,今年或是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
從數據來看,即便虧損,也并沒有對今年的生豬產能造成什么大的影響。形勢有多嚴峻?
最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頻繁公開發言,新希望眼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這個壓力不僅僅對于高層,對于在職員工,就連前員工也為之捏一把汗。
(劉永好,圖源:新希望集團)
01/
新希望進入“戰時狀態”
劉永好在近日的一次的發言中指出,行業正面臨著“豺狼虎豹”的四重夾擊,養殖戶和企業多數虧損,整個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面對壓力,有人焦慮,有人躺平,甚至有人跑路,這些都是選擇。對于新希望來說,我們要聚焦主業,強料穩豬,變壓力為動力,把困難變成機遇。
據財報,今年前三季度,新希望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近四成。截至今年9月末,新希望總負債高達969.97億元,較2019年增長3倍多。
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20年末的53.06%攀升至三季末的72.76%,為上市以來最高水平。
今年以來,新希望旗下部分業務劇烈調整。包括9月份的“大撤退”、70億的定增、引入戰投等,其中70億的定增引起巨大爭議。
而在定增公告前兩天,劉暢曾帶領高管召開了一次會議,其在會上明確表示,當前處于“戰時狀態”,要深挖現金池,全員打糧食,做好兩到三年苦日子的準備。(推薦:新希望成立豬產業事業群,管理向一線傾斜!劉暢發布全員信:低谷期要重新審視是否在與公司一起成長)

(劉暢,圖源:新希望六和)
02/
前員工真情感悟:喊口號重要,但是清晰的認識更重要
可以肯定的是,新希望的生存之戰關乎每一位新希望人,同時也牽動著新希望離職員工的心。
一位把15年青春留在新希望的前員工,近日寫下了4000字長文,發表自己的真情感悟。
雖現在已經離開老東家2年了,但每當看到財報公布的利潤數據再結合眼下的行業前景,真的是不禁為老東家的困境及未來暗暗擔心和捏了一把汗。
在他看來,新希望目前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要不要選擇減少養殖,而不是如何選擇養好豬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沒有搞清楚,很多工作做起來就沒有效率、沒有方向感,甚至可能沒有好的結果。
做為組織的一環就得要看到目前的問題。目前的問題,對基層員工來說就是工資還能不能按時發放,對中層來說就是績效還能不能兌現,對高層來說就是崗位還在不在,對企業來說就是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正邦、傲農!
這個時候喊口號重要,但是清晰的認識更重要。
現在的困境原因不是豬周期,而是你們盲目投資、重復投資、過度投資造成的,是這些投資加重了豬周期而已!
目前的選擇是脫困,不要糾結于如何提高指標降低成本,不要糾結于穿越豬周期,也不要糾結于怎么才能繼續發展“生豬+飼料”的核心產業。現在最明智的是大幅度降產能,去產能,保產能!
擺脫路徑依賴,把企業每年都當作新公司來經營,不要過分迷信過去,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衣服!(全篇原文可點擊http://fgljy.com/main/ShowNews_76617.html)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兒了。有問題找小編,小編隨時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