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下午,第十一屆李曼中國養豬大會豬場場長論壇在湖南長沙國際會議中心-星沙廳03室隆重召開。主持人為曲向陽。
豬場批次化生產管理--劉紀玉,環山集團養豬事業部生產管理部總經理

批次化生產管理是按相對固定節奏進行生產的,因此生產時間相對明確,豬群數量相對穩定,對工作的強度、豬群疾病的防控、員工的時間安排都相對可控,可為高效管理員工、豬群創造條件。
對于豬場批次化生產管理,堅持批次生產管理常用的管理手段和生物技術手段,批次生產的管理要點以及批次生產中常用的激素。批次選擇需要考慮欄位的匹配性、產能的影響、生物安全考慮、生產需要等因素,最主要的是解決生產的痛點。分享一個豬場在改四周節律之前、轉變過程、轉變之后等不同時間段配懷和分娩車間的成績變化等四周節律生產的案例以及轉變過程的注意事項。通過對豬場查情配種方案、孕檢方案、飼喂方案的優化將豬場的工作進行批次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近幾年,養豬從業者通過各類技術提升豬場的生物安全與生產效率,而豬場批次化生產管理,因其在后備母豬發情控制及生物安全水平提升方面作用顯著,因而迅速得到推廣。
豬場批次化生產管理將母豬的性周期同步化、卵泡發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對豬群的分群管理,從而通過全進全出、均衡生產,達到提高豬群生物安全、生產設備利用率、斷奶仔豬群規模與均勻度、人員工作效率,降低綜合成本等多方面收益,最終提升了養豬生產的競爭力。
以生產經營角度出發規劃豬群健康管理--曲向陽,博維特健康管理公司創始人,中國農業大學獸醫學博士

養豬企業主要風險是: 安全生產 (環保、生產安全與食品安全) 、現金流控制,當前影響養豬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豬群健康、生產成績 (育種) 、營養 (原料、配方與飼喂策略)、固定資產與生物資產折舊、人工效率等。當前導致豬群成本波動的最主要因素是重大疾病的暴發!
健康管理對豬群經濟/成本與風險的影響,豬群健康度會顯著影響豬群生產表現、成本與經濟收益。而非洲豬瘟、藍耳病暴發可能導致豬群經營風險的重要因素。獸醫是科學,但健康管理工作不僅是技術問題,涉及到團隊管理、組織協調及財務成本管控,更是養豬企業最重要的風險與成本管控節點。獸醫從業者需要有成本意識: 投入品成本、疾病成本/損失、人員成本等,學會計算健康管理方面的投入產出,從而從經濟角度做健康管理方案決策!》從經營角度看,健康管理工作核心是: 控制疾病相關經營風險、控制疾成本。控制食品安全風險(藥殘) 、構建團隊的健康管理的能力與意識。
健康管理對豬群經濟/成本與風險的影響,健康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疾期暴發導致的經濟損失,問接民本是控制疾病所救入的動保、人工、設備硬件等。當前行業養豬成本區間為:14.5-22元/kg,差異高達7元/kg。其中最大的成本差異是:健康管理成本、飼料成本,其次育種、環控、替理等因素帶來的成本差異。預期每公斤上市豬因健康問題導致經濟損失差異大約為3元/kg 《藍耳:12元/kg,非洲獵濫:0-1元/kg、PEDV: 0-0.3元/kg,慢性消耗性疾期:0.2-1元/g)故健康管理工作對每頭育肥豬影響可高達300-400元/頭,在市場價值1000億以上。
所以,豬病防治的同時,改善環境是當前防控豬群呼吸道疾病中的重點!在治療呼吸道時,一定要考慮到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的影響。保育豬,溫度最重要舍內溫度在22-25℃。育肥豬,空氣質量最重要,粉塵對呼吸道的刺激很嚴重。而把握治療時機才更為關鍵,呼吸道疾病是不停的變化的,疾病是一種動態的,而不是靜態注意病變部位;通過臨床疾病病程的把控,來推斷疾病的病機而設計不同的方案,或做方案微調。
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防控技術性研究進展--武華博士,華威特(江蘇)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在1995年下半年在我國暴發PRRS,1996年確認傳入。2006年夏天開始,最初命名為“高熱病”、后被認為是高致病性藍耳(Tian等,2007年)的豬病幾乎在一年內傳遍全國,給我國養豬業造成災難性的損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顧名思義,主要引起繁殖障礙和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
母豬的繁殖障礙主要變現為:厭食、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發熱、部分母豬耳部腹部以及會陰皮膚呈青紫色或藍紫色斑塊,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和流鼻涕。妊娠后期,母豬發生流產、早產、死胎、木乃伊胎;出生仔豬均勻度差,弱仔等。母豬通過母乳感染小豬,哺乳仔豬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奶頭發青,仔豬成活率低 ;一部分母豬表現為產后無乳、胎衣停滯及陰道分泌物增多;胎衣出現出血泡,脊背出現鐵銹斑。
關于藍耳病凈化,農業農村部關于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工作的意見(農牧發〔2021〕29號)力爭通過5年時間,80%的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站、基地)通過省級或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評估,構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重大動物疫病凈化場;凈化基本程序:減少活疫苗-停用活疫苗-亞單位或滅活疫苗-監測-淘汰-更新-陰性豬群的生物安全措施-保持陰性狀態;技術保障:目前沒有有效滅活或亞單位疫苗,淘汰陽性豬需要大量財力支撐,國際上沒有成熟的藍耳病凈化技術可借鑒。
藍耳病凈化,對于生物安全保障;標記疫苗+配套的RT-PCR試劑盒,達到疫苗毒與野毒的區分;誤區:–滅活疫苗凈化–化學藥物凈化–激素控制的凈化
藍耳病凈化,在凈化的權衡方面,豬群面臨感染的風險與凈化的維護成本;凈化與疫苗免疫的評估:臨床狀況,健康無流產發,抗原陰性;生產指標:繁殖指標、斷奶健仔數、保育和育肥的健康度、日增重;一旦有疫情預警時,可使用華藍康緊急免疫;
無免疫抑制的聯苗,基因缺失導致毒力減弱,對免疫系統的攻擊力下降,無免疫抑制;華藍康顛覆傳統概念,突破藍耳病疫苗具有免疫抑制的技術難題;研制出藍耳-豬瘟二聯活疫苗和藍耳-偽狂犬二聯活疫苗。
二聯苗突破傳統觀念,突破免疫抑制觀念-研究中三個團隊共同設計和實施研究方案,保證實驗數據的可靠。華威特團隊-中監所團隊-碩騰中國研發團隊實驗反復驗證二聯疫苗的免疫效果;評審時嚴格把關,僅評審過程至少三輪要求補充研究資料,前后評審近三年;中監所復核實驗一次成功。
疫苗免疫不是控制藍耳病的唯一方式,但一定是最簡單、最直接、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方式。華藍康(TJM-F92株)是控制藍耳病最好選擇!
防控豬藍耳病的新策略--吉歐萬尼·特勒維薩,愛荷華州立大學

從歐洲型、美洲型毒株分析可知,藍耳病是容易引起無臨床癥狀、持續感染和嚴重并常常致死的疾病,如果病原在豬血管的內皮細胞、肺的巨噬細胞繁殖,就會影響到呼吸;如果在子宮毛細血管里繁殖,就出現流產。從臍帶、胎盤上面的出血情況,可以說明病毒在內皮細胞上得到繁殖,進而進行傳播。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是目前養豬業最重要的豬病之一。PRRS每年給美國養豬業造成的損失為6.64億美元(約40億人民幣),中國的養豬量數倍于美國,因此該病在中國造成的損失應該遠大于美國。該病對母豬群的影響主要是降低分娩率,降低產仔數和窩均斷奶仔豬數。我國的PRRS以北美型為主,感染后會引起母豬群的繁殖障礙,仔豬、生長育肥豬群的呼吸道問題。2006年我國暴發了由變異株PRRSV引起的高致病性PRRS,該病在全國范圍內流行,重創了中國養豬業。2013年以后,類NADC-30毒株開始在國內逐漸擴散傳播,各種重組毒株也不斷出現,PRRS的防控變得更加復雜。PRRSV容易變異、毒株多樣、感染時間長、防控難度較大。
豬群感染PRRS后會造成免疫抑制,易出現各種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這增加防控的難度當前疫苗生產工藝水平逐步提高,免疫頻率和劑量也增加了,所以養養殖戶不應該只重視疫苗,不重視生產管理,對疫病預防、生物安全、管理、環境控制等方面重視程度不夠。
另外,病毒逃逸抗、干擾素免疫等方式,突破免疫系統——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從量變到質變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養豬人要想科學、安全、高效的防控藍耳病,就要去深入了解自己豬場的實際發病情況,掌握藍耳病發病特征。
從企業經營角度思考生豬生產體系搭建--肖非,泰昆集團

其中,豬場的的生產管理是根據生產目標制定和分解生產計劃,通過設置標準、制定流程、培訓執行、數據收集、審計糾偏,對標改善等方法合理組織生產活動,促進人員技能提升,生產指標改善、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最終完成生產目標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一種標準化流程化生產控制體系。
在關鍵因素的應對,注重市場因素:趨勢、預判、布局(戰略)。經營因素:差異化產品、產品組合、模式選擇、銷售節奏。效率因素:母豬效率、豬群健康度(質量)、人均效能。生產成本:種源、飼料、藥品、耗材、人工、折舊、水電動力等費用。管理成本:組織架構、崗位設置、現金流等。銷售成本:銷售策略、品牌宣傳質量、銷售模式。
最終通過戰略定業務,通過業務定流程,通過流程定組織,通過組織定崗位,通過崗位定績效;戰略規劃與年度計劃相結合;生產是經營的重要環節,生產為經營服務,最終體現效益。
最終,推動生產管理由經驗向復制轉變,迅速組織正常生產,是未來生豬養殖企業發展擴大過程中的必要事項,是養殖管理由傳統人工向規模化工廠化轉變的需要,是中國養豬從低水平向高水平邁進的需要,也是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