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建明中國:2022年度反芻飼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3-02-09 14:29    作者:周健庭,鄭和博士    來源:建明中國研發部    查看:
    概述

    2022年,新冠疫情在各地散點多發帶來的防疫壓力,加上各種高溫、暴雨等惡劣天氣因素的影響,造成窖藏環境條件波動大,引發各類原料價格時有上漲,倉儲時間增加。

    持續增加的養殖成本給反芻養殖行業帶來了持久的挑戰,眾多企業被迫壓縮運營成本。

    霉菌毒素因可直接損傷靶器官、腸道粘膜,引起免疫抑制,對人類和動物健康具有較大威脅[1],因此飼料領域的企業一直對霉菌毒素采取即時監測的措施,同時應用各種防控方案以最大化地控制及降低霉菌毒素對動物健康帶來的危害。

    1  樣品種類分布及檢測方法

    2022年建明CLS(客戶實驗室服務)共收到反芻養殖飼料和原料樣品共717份,我們將樣品劃分為三個大類(如圖1):飼料類265份(含顆粒料和TMR)、青貯類原料206份(含玉米青貯、苜蓿青貯和一般青貯)、非青貯類原料246份(含玉米、草料、棉籽、DDGS、餅粕類等)。
    各個大類中的統計結果顯示:飼料類樣品中,TMR(132份)和顆粒飼料(133份)樣品數量相當,分別占飼料類樣品比例為49.8%和50.2%。

    青貯類原料中,一般青貯(155份)占青貯類原料樣品比例最大,達75.2%。

    非青貯原料中,玉米(含玉米粒、玉米壓片、玉米粉,共105份)占非青貯類原料比例42.7%。

    由此可見,飼料類樣品、一般青貯和玉米是反芻生產中三類應用最廣泛的原料,在此建明CLS著重對以上樣品的霉菌毒素污染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建明CLS采用ELISA酶聯免疫試劑盒法分別測定各類原料中嘔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黃曲霉毒素B1(AFB1)。

    黃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可以以一定比例轉化到牛奶等副產品中[2],因此對于反芻動物應額外關注霉菌毒素的污染風險。

    建明CLS參考我國《飼料衛生標準》(GB13078-2017)制定的中國毒素限量標準、北美反芻養殖的毒素限量標準以及歐盟相關限量標準,結合反芻現場經驗總結等,綜合考量后對于反芻生產中毒素限量的推薦參考標準如表1。
    我們將毒素含量低于一半限量標準的樣品判定為輕度污染,高于一半限量標準但低于限量標準的樣品判定為中度污染,高于限量標準的樣品定為超標污染(以下判定類同)。

    根據地理區域,華北地區(京、津、晉、冀、蒙)316份樣品和華東地區(魯、蘇、滬、浙、皖)325份樣品,兩個大區樣品數占樣品總數的89.4%,建明CLS對所有的樣品按照不同的區域來源、不同的品種類別對三種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進行統計分析。

    2  2022年霉菌毒素污染情況與2021年對比
    圖2為2021及2022年建明CLS收到的各種樣品霉菌毒素污染情況統計對比。 

    各類中除TMR外,嘔吐毒素均值含量均較2021年有所提高,一般青貯和顆粒料樣品中嘔吐毒素超標率輕微下降1.1~2.0%,玉米及TMR樣品中嘔吐毒素超標率分別提升12.7和15.3%。

    2022年玉米赤霉烯酮在各類樣品中的污染程度比2021年顯著提高。

    四類樣品的玉米赤霉烯酮檢出量平均值顯著增加(33.8-173.1 ppb不等),超標率至少提高了20%。

    2022年黃曲霉毒素B1在TMR以外多種樣品中污染風險都有增加,以玉米樣品為例,其黃曲霉毒素B1超標率與2021年基本持平,均值含量有較大提高,反映玉米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狀況有惡化的趨勢。

    3 霉菌毒素污染區域分布情況

    3.1 華東地區
    如圖3所示,幾類主要樣品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均存在半數以上樣品檢出中度及以上污染的情況,其中TMR樣品中嘔吐毒素中度以上污染比例達91.8%、玉米赤霉烯酮中度以上污染比例為78.8%,是受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況最為嚴重的樣品,生產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

    黃曲霉毒素B1污染相對較輕,但顆粒料樣品中存在21.2%黃曲霉毒素B1超標污染的情況,在使用顆粒料的時候需要注意。
    表2結果顯示,玉米樣品中嘔吐毒素超標率高達70.0%,均值、最大值也是各類樣品中最高,反映其中嘔吐毒素污染程度最高,玉米和顆粒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均值含量高居榜首,反映該種類樣品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較高。

    黃曲霉毒素B1在玉米、一般青貯和TMR樣品中檢出率和均值都相對較低,顆粒料中黃曲霉毒素B1均值含量遠高于其他樣品,推測其風險來源于其他原料。

    TMR和顆粒料是反芻喂養的終端環節,其品質的把控是飼料安全風險的關鍵。

    3.2 華北地區
    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是華北地區主要的飼料安全風險因素,4種主要反芻飼料原料中,嘔吐毒素超標及中度污染樣品均占比接近90%,玉米赤霉烯酮超標及中度污染樣品也占60-70%。

    與其他地區不同,華北地區各類樣品受到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相對較輕,該地區對霉菌毒素帶來的飼料安全風險防范措施應該要更有針對性。
    表3結果顯示,華北地區一般青貯中嘔吐毒素均值和最大值均是各類樣品中最高,是嘔吐毒素污染的主要來源;

    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主要分布在玉米及一般青貯中(玉米中超標率為60.3%,一般青貯中超標率為72.9%),這兩類原料的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也是各類樣品中最高,需要引起重視;

    該地區各類樣品中,玉米中黃曲霉毒素B1均值含量最高,其檢出率最低為26.5%,這反映了黃曲霉毒素B1在玉米樣品中分布極不均勻,使用這類原料的時候需要更加注意。

    3.3 其它地區

    2022年建明CLS收到華南地區樣品10份、華中地區樣品18份、東北地區樣品47份、西北地區樣品1份,合計樣品占總樣品數10.6%,因此合并以上地區樣品進行統計分析,對該區各類原料及飼料中各種霉菌毒素檢測結果見表4、圖5。
    如圖5所示,其他地區嘔吐毒素在多種樣品中均有較高污染,側面反映嘔吐毒素的污染并不局限與個別地區,具有普遍性,各地反芻養殖過程需要關注;

    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集中在一般青貯和TMR中,這一點各個地區具有一定共通性,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青貯樣品既是反芻生產重要的原料,也是多種霉菌毒素的污染載體,這一點也反映在采用青貯類原料的TMR樣品中霉菌毒素污染的組成與一般青貯中的污染組成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中,建議生產過程需要重點關注一般青貯類原料的霉菌毒素污染水平。
    表4結果顯示:一般青貯受到多種霉菌毒素的污染,三種霉菌毒素的含量均值較高(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均值位居第二,黃曲霉毒素B1均值遠超其余樣品);

    顆粒料主要受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其中嘔吐毒素均值遠高于其他樣品,需要注意;

    顆粒料中原料組成更復雜,其污染組成與玉米有相似的部分,同時也受其他類型原料、工藝的影響,需要及時監測其霉菌毒素污染水平。

    總結

    2022年各類樣品中三種毒素的污染風險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與2021年相比,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水平提升最大,嘔吐毒素污染范圍最廣,黃曲霉毒素B1污染相對較輕且存在區域差異。

    從污染來源上看,以一般青貯為代表的青貯類樣品與TMR類樣品的霉菌毒素污染組成有相關性,霉菌毒素污染防治上可以參考以提高應對措施的針對性;

    顆粒料因組分來源更復雜,與玉米原料中霉菌毒素組成有一定關聯,受限于同區域其余各類樣品數量較少,統計分析未能確認與顆粒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水平強關聯的來源。

    2022年反芻樣品主要來源于華東、華北兩個大區,建明CLS按照華東區、華北區和其他區劃分區域進行霉菌毒素污染分布的分析,結果顯示嘔吐毒素是各個地區各種主要樣品中廣泛存在的污染因素,需要重點關注;

    華東區和華北區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與嘔吐毒素相當,其他地區中玉米赤霉烯酮相對更集中在一般青貯類樣品和TMR類樣品中,對其防治需要重視;

    黃曲霉毒素B1污染程度相對較輕,在華東區的顆粒料、其他區的一般青貯和TMR樣品中有相當程度的污染,此情況亦不容忽視。

    綜上所述,2022年反芻飼料及原料中安全風險的組成呈以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為主,黃曲霉毒素B1呈區域差異分布的情況,各地反芻養殖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應對霉菌毒素污染的防治措施。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