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養豬巨頭10強中,飼料企業就占8席。

時間回到現在,“風口”漸歇,降本增效的口號還將在2023年反復喊起,飼料公司在養殖方面的技術積累遜于純養殖公司,所以大部分飼料公司養殖板塊上的職工受降本增效影響更深,薪資調整便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企業的動作落實在職工,于從業者而言,相比純養殖公司,依靠飼料發家的農牧公司能為就業市場提供更多類型的崗位,比如養戶管理。
新希望去年決定將養豬業務由自養為主轉變為放養為主。“過去希望 70—80%是自育肥,現在希望70%左右是放養,放養也符合與農戶共同成長和共同富裕的要求。”

去年10月,2億頭豬工程大北農四川平臺召開四季度工作會議,并舉行年產12萬噸豬料生產線投產儀式。投產官宣推文指出,宜賓大北農將打造川南地區家庭農場合作社。
此外,正大的客戶場、德康的家庭農場亦發展得不錯,據觀察,具體待遇一般在行業同等崗位職級中上等,薪資幅度受降本增效影響較小。
比起自養場,養戶管理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同于在自營場長期封閉駐場以及相對固定的薪資,公司+農戶的模式能提供更高的基本工資,考核主要看管理的農場成績,所以家庭農場技術員工資遠高于自養場場長的情況時有發生。
壹號土豬曾招養戶管理員,育肥技術員,人均收入1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