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0月下旬以來豬價持續下跌,近兩個月生豬期貨價格累計下跌18%,于12月20日觸及15355元/噸的年內低位。較近期高價格高點24300元/噸下跌8945元/噸,跌幅36.8%。12月22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收報16420元/噸。

目前現貨市場上豬肉價格還在下跌,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12月22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7.50元/公斤,比前一日下降1.3%。
但,據博亞和訊監測,2022年12月22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5.83元/kg,較昨日上漲0.41元/kg,豬價止跌反彈。
恐慌拋售心理發酵
針對近期國內生豬價格過快下跌等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近日組織召開視頻會議。專家指出,近期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下跌,主要是受豬肉消費較往年偏弱、年底生豬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
進入12月以來,各大頭部養殖企業生豬出欄速度加快,普通散養戶也出現了跟風拋售潮,加上豬價下跌、需求不及預期,養殖戶恐慌情緒持續發酵,進而持續出欄,為之前的集中壓欄買單。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認為,盡管下半年生豬存欄持續增加,尤其是6月以來仔豬供給量持續增加,但由于壓欄和二次育肥導致供給結構發生變化,存在供給后置,一定程度上導致此前兩個月出現豬價超漲情況。生豬價格自11月起回調,主要原因是標豬供給呈環比增加趨勢,二次育肥也開始放量。
“12月初并沒有出現預期反彈,養殖戶恐慌心理被放大,近兩周生豬價格跌幅較大?!敝煸鲇路治龇Q,供增需弱是此輪豬價跳水的根本原因。從供給端看,每年12月至春節前是生豬供應高峰,加之小型養殖戶押寶年底行情,二次育肥、回圈增重大豬直至12月份才恐慌拋售,產生踩踏效應。
從消費需求來看,豬肉價格在12月中旬前處于較高位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屠宰場生豬需求量下降,肉店銷售也有所下降。種種原因導致當前生豬價格短時間處于超跌狀態。“養殖戶要避免恐慌出欄情緒,冷靜面對當前的豬價過度下跌,合理安排出欄節奏,避免踩踏效應進一步放大。”
消費偏弱“是暫時的”
對于生豬市場后期走勢,短時間來看,市場供需基本面難現明顯改觀,且在恐慌情緒籠罩下豬源供給持續偏多的態勢也難改變,“畢竟大家積攢了兩三個月的豬都是想在年底釋放的。”接下來豬價止跌或是反彈,很大程度上要靠需求端翻盤。隨著部分地區豬價已經跌至成本線附近,養殖端扛價情緒逐漸升溫,生豬市場跌勢或收窄企穩。
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指出,當前國內生豬產能處于總體合理區間,不存在產能過剩情況,市場消費偏弱是暫時的,養殖戶無須過度擔憂。建議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節奏,不恐慌性出欄,保持生豬產能基本穩定;豬肉加工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擴大市場需求,共同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緊盯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必要時采取收儲等儲備調節措施,促進生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朱增勇認為,豬肉消費需求會有所恢復和提振,豬肉價格不會持續下降,預計在接下來的元旦、春節期間會季節性地溫和反彈。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后,預計全國性的消費將逐漸回暖,豬肉價格也將恢復到相對合適的位置,但同時提醒養殖戶避免投機進行二次育肥,不要盲目押寶春節后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