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牧原公布2022年11月份生豬銷售簡報:當月銷售生豬517.1萬頭,銷售收入148.42億元。1-11月,公司合計銷售生豬5517.4萬頭,累計銷售收入1065.89億元。
如此龐大的出欄量之下,其成本管控能力更受業內矚目:11月每頭120公斤標豬均價約2870元,考慮到其現階段商品豬完全成本略低于15.5元/kg,可估算出每頭豬盈利超1010元,毛利達35%左右。
員工13.7萬,市值2561億(截止今日股價),年出欄量近6000萬頭的龐然大物,支撐起它的是由這26人組成的雙核領導人隊伍。
第二代管理團隊主要是85-95后。秦英林曾在今年6月的一次主題分享會中介紹,該領導班子已適應一年,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他就專心致力于技術研發這些工作。
由上到下,牧原奉行的是價值創造進行價值分配。上層管理在迭代,基層一線也在迭代。公司自主開發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能詳細準確考核到場到人,場區經營結果直接掛鉤生產人員薪酬,量化分析員工能力、效率和價值,實現人崗準確匹配。
盡管屢被業內從業者吐槽工作強度大,但大部分人還是比較認可牧原的“你行你就上”的叢林法則,至少飼養員月薪上萬的傳聞實在令人眼饞。
相比同梯隊的友商,溫氏對待跟隨自己的員工,顯得更有人情味:
比如2021年,為順利度過豬周期底部,溫氏大力開展降本增效。董高監主動帶頭降薪,各級干部、職能部門員工從高到低依次調薪;但生產單位職工還能維持原薪酬不變,在2021年公司年虧134億的大環境下能做到這一點,屬實不易。
隨著2022年下半年行情好轉,溫氏已逐步恢復職能部門普通員工薪酬。
再比如歡迎前員工重返崗位。
據知情人士透露,溫氏去年關停部分養殖場,導致較多一線員工閑置,獸醫降職一半。他們都去了“預備役”,沒活干,每個月領著“低保戶”的工資。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愿意等行情好轉、東山再起;即便離開,雙方也是好聚好散,據了解溫氏有一套針對辭職員工的文件,上面的大概意思是,公司永遠歡迎已經離職的員工,并且職位、待遇不低從前。
最值得點贊的是溫氏對待五險一金是“不交也得交”。在變幻莫測的外界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重視社保和配套福利,在這方面,溫氏算在業內有口皆碑了。
通威在今年3個季度足足掙到了它上市18年來的年凈利總和,三季度累計營收超1020億,超過同期牧原生豬累計銷售收入約250億元。
它已取代隆基綠能,成為最賺錢的光伏企業。
2004年上市,漁業起家,“農牧+光伏”雙龍頭。在成為光伏制造端王者之前,它當了很久的全球水產飼料老大。
2010年前后,水產飼料行業增速放緩、市場趨于飽和,通威便確立新能源為第二主業,通過收購硅料公司切入光伏,之后向電站、電池片環節擴展,實現光伏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布局。
據了解,通威今年養殖板塊校招主要有三類崗位:
水產養殖類,年收入10w+,面向水產養殖、漁業科學、海洋科學、海洋資源等專業。
工程裝備類,年收入12w+,面向機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專業。
設計研發類,年收入12w+,面向環保設備工程、環境設計、環境科學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