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寧夏首個性控胚胎“試管奶牛”在靈武養殖基地出生。母牛犢體重47公斤,體高78厘米。出生半小時后順利完成首次進食,一小時后能夠自主站立。經專家團隊監測,小牛犢符合新生牛犢各項標準。這標志著寧夏良種奶牛體外胚胎生產和胚胎移植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自10月23日第一頭‘試管奶牛’出生以來,首批體外胚胎生產移植良種奶牛在靈武養殖基地陸續健康出生。之前繁育出的小牛犢有公有母,現在利用體外雌性胚胎生產技術,實現了性別可控,可為良種奶牛的快速擴繁提供保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靳亞平介紹,該校在靈武依托研究生實踐基地和試驗示范推廣基地,通過產教融合在養殖場內建設實驗室,在不影響正常繁育計劃的條件下活體采卵——體外生產胚胎批量繁育,首次為良種奶牛裝上了“中國芯”。
近年來,靈武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推進農業核心技術攻關,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入合作,開展奶牛良種快速繁育技術研發實踐,第一階段完成120頭克隆牛胚胎移植和411頭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牛移植。截至目前,首批體外胚胎生產移植良種奶牛已出生41頭。
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的奶牛,被通俗地稱為“試管奶牛”。“我們通過克隆技術,把寧夏奶牛群體中終身產奶量超過100噸的超級奶牛完整復制,再利用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技術生產性控胚胎,選育出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良種母牛和后備種公牛,構建良種奶牛繁育核心種群。”靳亞平說。
靈武市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將進一步完善OPU-IVP-ET技術,持續推進終生產奶量超過80噸、繁育4胎以上的超級奶牛體細胞分離鑒定,集成體外胚胎生產、干細胞克隆、基因組檢測和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高產奶牛和種公牛。計劃3至4年內,獲得高產、長壽、抗逆性好的優良奶牛群體和后備種公牛群體,打破國外奶牛種質繁育技術壁壘,為實現國內奶牛良種自主繁育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