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四家豬企上半年營收均超百億,新希望最高
上半年五家豬企除天邦食品外,均實現營收超百億。其中,新希望營收最高,達623.3億元,同比增加8.11億元,增幅為1.32%;溫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的營收在300億-500億的區間,牧原股份上半年共實現營收442.68億元,同比增長6.57%;溫氏股份報告期營收315.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2.96%;正邦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0.78億元,同比下降62.23%;天邦食品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26億元,同比減少29.97%。
02、凈利虧損成豬企普遍現象
牧原虧損額最高:上半年虧超60億 上年同期賺近百億
歸母凈利潤方面,上半年五家豬企只有天邦食品實現了盈利,為5.83億元,其余四家均為凈虧損。其中,牧原股份虧損數額最高,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66.84億元,同比下降170.16%;其他三家凈虧損數額從高到低依次為:正邦科技歸母凈利潤-42.86億元,同比減少199.68%;新希望歸母凈利潤-41.40億元,同比下降7.25億元,降幅為21.22%;溫氏股份歸母凈利潤-35.24億元,上年同期為-24.98億元,同比減少41.07%。天邦食品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83億元,上年同期為-6.51億元。
從扣非凈利潤來看,虧損額度從高到低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
二季度行業情況有所好轉
伴隨豬價回升,新希望、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二季度虧損幅度收窄,溫氏股份、天邦食品豬業生產二季度扭虧為盈。
牧原股份表示,報告期內,生豬銷售均價處于低位,自2022年4月份之后,生豬價格呈現回升態勢,導致第二季度虧損幅度較第一季度顯著收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1.80億元、-15.03億元。新希望在半年報中稱,二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1億元,環比一季度減虧16.19億元,減虧幅度為56.22%。正邦科技上半年凈虧損42.86億元,其一季度虧損24.33億元,因此,二季度凈虧損18.53億元,虧損幅度也有所收窄。
天邦食品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5.83億元,其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為-6.74億元,因此,其二季度為盈利12.5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天邦食品6月出售了主要從事種豬業務的子公司史記生物(南京)有限公司51%的股權,此次交易公司獲得投資收益14.20億元。
溫氏股份表示,隨著畜禽市場行情的好轉,公司6月和第二季度均扭虧為盈。豬價從3月開始企穩回升,但總體上仍較低迷。報告期內,公司毛豬銷售均價為13.59元/公斤,同比下降41.74%,但是,在克服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壓力的同時,公司肉豬養殖成本持續下降。6月,伴隨著豬價回升,公司豬業在經歷一年多虧損后實現月度扭虧為盈。
03、下半年目標
牧原:能繁母豬存欄在250萬頭,生豬出欄已完成全年目標50%以上,商品豬完全成本15.5元/kg左右。
根據年報數據,牧原股份2022年上半年生豬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79.39%,共銷售生豬3128萬頭,其中商品豬2697.7萬頭,仔豬409.3萬頭,種豬21.1萬頭。
公司現階段商品豬完全成本在15.5元/kg 左右。在近期投資者問答中牧原表示,結合上半年出欄量及當前情況,公司預計全年出欄量會接近目標上限。目前公司暫無調整全年出欄目標的計劃。
公告顯示,當前公司能繁母豬存欄在250萬頭左右,后備母豬在100萬頭左右。上半年,公司生豬出欄量已完成全年目標的50%以上。公司根據自身實際的生豬產能情況,制定2022年出欄生豬區間在5000萬~5600萬頭,出欄同比增長約24.18%~39.09%。2022年上半年,公司生豬出欄量3128萬頭,其中商品豬2697.7萬頭,仔豬409.3萬頭,種豬21.1萬頭,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已完成全年目標的59%,公司全年出欄目標有望順利實現。
在發展生豬養殖業務的同時,繼續加快下游屠宰業務布局。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已在河南、山東、安徽、東北等生豬養殖產能較為集中的地區成立了23家屠宰子公司,已投產內鄉、正陽、商水、鐵嶺、曹縣等8家屠宰廠,投產產能合計為2200萬頭/年。公司目前積極拓展屠宰業務銷售渠道,持續優化生產工藝,預計2022年末公司的屠宰產能有望超過3000萬頭。
溫氏:能繁母豬存欄140萬頭,生豬出欄1800萬頭
溫氏股份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肉雞類產品和肉豬類產品的銷售收入,上半年兩者分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7.09%和44.80%,銷售肉豬800.60萬頭(含毛豬和鮮品)。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自有繁育體系替換低效產能實現種豬結構優化,截止一季度,公司高效能繁母豬增至120萬頭,窩均健仔數提升至10.8頭,肉豬上市率穩步提高,已接近90%。生產效能顯著提升推動成本持續優化,截止5月綜合成本已降至17元/kg左右,且其中5家三級公司降至16元/kg以下,預計下半年隨生產改善以及經營效率改善,成本端仍存在合理優化空間。
根據公司計劃,預計2022年出欄量達到1800萬頭。2022年6月末,能繁母豬存欄約120萬頭,計劃年底增加至140萬頭,后備母豬儲備充足,預計2023年生豬出欄量達2700萬頭,2024年或再增加800萬頭。預計2022-2024年出欄量分別為1800/2700/3500萬頭,毛豬出欄均重維持在118kg。銷售均價和行業趨勢保持一致,預計公司2022-2024年毛豬銷售均價分別為17.5/20.5/19.3元/kg。得到養豬業務2022-2024年收入分別為371.70/653.13/797.09億元,毛利率跟隨豬價和養殖成本情況波動。
新希望:已平穩度過經營挑戰最大的2021年,目標養豬成本年底降至16元/以下
數據顯示,上半年新希望共銷售種豬、仔豬64.10萬頭、肥豬620.71萬頭,合計684.82萬頭,同比增長238.71萬頭,增幅為53.51%,實現營業收入77.65億元,同比下降24.17億元,降幅23.74%。
新希望表示,公司已平穩度過了經營挑戰最大的2021年,盡管四大核心業務呈現不同的盈虧水平,但內部生產經營效率都在持續改善提升。特別是養豬業務已經走過了最困難的階段,生產指標、最終出欄成本、各環節管理能力都有改善或提升,食品業務加強了與上游養殖環節的“養宰聯動”,能夠更好地發揮產業鏈綜合價值,將伴隨著后續行情的回暖,逐步兌現更好的增長與業績。
在資本運作方面,不超過45億的定增已經獲批,將幫助公司降低負債率。此外,公司還啟動了新一輪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與員工持股計劃,為穩定團隊提供了保障。
2022年初,新希望迭代非瘟防控辦法,推行“非瘟凈化與常態生產項目”,還創新性地提出把“方艙醫院+全群檢測”作為快速控制疫情擴散、保全整個聚落等重要手段。得益于此,新希望的種豬生產指標率先改善,PSY、受胎分娩率、窩均活仔數、窩均斷奶數均有明顯提高,有效推動了養殖成本的下降。
新希望表示,目前養豬行業的斷奶成本較一季度平均水平下降100元/頭左右,這意味著將為年底對應批次肥豬貢獻近1元/kg的成本下降空間。新希望預計,9月份養豬成本將降至17元以下,而到12月的目標是使成本降至16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