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找工作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新聞 > 正文

直擊洞庭湖旱災:湖床變成廣袤草原,大量魚類被困死亡

發布時間:2022-08-23 16:41    作者:.    來源:極目新聞    查看: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在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中這樣描述洞庭湖的美景。

  然而,長江流域自1961年以來的罕見干旱,卻讓壯美的洞庭湖在短短一個月內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巨變:水位驟降,水域面積劇減,魚類死亡,河床變成青青草原……

  8月19日至21日,極目新聞記者驅車數百公里,沿洞庭湖沿岸實地探訪發現,干旱之下,洞庭湖生態發生了罕見的變化。
FY-3D氣象衛星洞庭湖水情監測多通道合成圖(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岳陽樓似乎變成完全不同的景點

  8月21日早晨,來自江西南昌的游客李先生站在岳陽樓邊,看著洞庭湖邊露出的大片沙灘,湖中間露出的大片河床,對岸不遠處的君山島,略感失落。

  眼前的景色,和他以前來看到的景色迥然不同。
洞庭湖龜裂的河床

  7年前的國慶節,李先生和朋友第一次來到岳陽樓游玩。當天正下著小雨,他站在岳陽樓上遠眺,雨中的洞庭湖波濤洶涌,水面白茫茫一片,遠處的君山島露出些許輪廓,四周一望無垠。“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這一幕讓他想起了《岳陽樓記》中的文字,對范仲淹先生的文采深感佩服。

  而如今,洞庭湖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令岳陽樓似乎也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景點。

  當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驅車探訪君山島景區發現,這個距離堤岸約4公里遠的小島此時本該被水四面環繞。但現在它已經和堤岸完全連在一起,四周被茂密的蘆葦和草地所包圍,周圍只剩下幾條尚未干涸的小河溝。

  傍晚時分,炙熱的太陽已經落下,洞庭湖特大橋下方,大橋臨近河堤的一個橋墩主體完全露出水面,湖中間的一個橋墩也露出了基座,湖水退到距離堤岸約100多米的地方,岸邊長出大片的青草。

  三三兩兩的釣魚人正在湖邊揮桿,市民帶著年幼的孩子在岸邊石頭縫隙間翻找著螃蟹。

  根據釣魚人劉先生多年的經驗,每年8月份是洞庭湖漲水的季節,水位一般比現在要高5米左右。令他沒想到的是,今年的洞庭湖水退得如此之早,水位如此之低,這也導致了魚兒減少,釣魚人很難有收獲。

  岳陽樓附近的洞庭湖岸邊,湖水已經退至距離堤岸百米遠,露出大片的岸灘,三三兩兩的市民行走在灘上,吹著習習微風。
河床上曬干的死魚

  氣溫太高養魚戶擔心得睡不著覺

  洞庭湖大堤上的岳陽市君山區柳林洲街道永城村防汛點周圍,是東洞庭湖的核心區域。以前,這里本該是一望無垠的水域,如今卻成了大片的青青草地,一眼望不到邊際。

  8月20日,極目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只在大堤邊區域還剩下三三兩兩的狹長水塘,大量白鷺聚集在水塘里覓食。

  附近居民肖爹爹對此深感意外。67歲的他從小在洞庭湖邊長大,小時候常在湖中戲水摸魚,長大后曾多年從事洞庭湖防汛工作。他對洞庭湖十分熟悉,對這個湖泊有著深厚的感情。

  他說,這是自己數十年來第一次見到洞庭湖在8月份變成現在的樣子。往年的此時,這里的水位要比現在高出至少5米。
華容縣梅田湖鎮友誼村的一條灌溉渠

  家距洞庭湖僅百米之遙的永城村村民王師傅無暇顧及洞庭湖的風景,他正在為自己的魚塘擔憂。

  王師傅養了20多畝的黑魚,主要靠自家的井水給魚塘補水。由于最近一個多月持續干旱,洞庭湖水位驟降,他的魚塘所在區域地下水水位也下降了許多,抽水比以前更加困難。加上持續高溫,他的魚塘正面臨著極大的風險。

  王師傅說,雖然每天大部分時間開著增氧機,盡量少給魚喂食,防止它們因活動量大而出現缺氧死亡,但他的魚塘仍然每天都會出現死魚。

  “正常情況下我可以賺20多萬元,但今年能保本都算不錯了。”王師傅稱,他種的黃豆、玉米全部都已經干死了。

  君山區錢糧湖鎮村民蔡師傅,也面臨著和王先生一樣的困境。

  他養了10多畝的鱸魚,種了70多畝水稻。由于他家的魚塘剛好毗鄰灌溉渠,灌溉水并不來自洞庭湖,所以魚塘的補水暫時無憂。但由于需要用水的村民實在太多,他家的水稻無法享受到充分的供水了,今年減產已成定局。

  蔡師傅說,去年3月投放的鱸魚,本來上個月就已到了上市銷售的時間,但因為氣溫太高,魚出水后極易死亡,他一直不敢起魚出售。

  現在,他每天幾乎24小時打開增氧機,給魚塘補氧,隨時盯著魚塘的溫度,但這仍避免不了出現死魚的情況。

  “這批魚價值60萬,是我們家兩年的心血,現在隨時面臨著打水漂的可能,我每天都擔心得睡不著覺啊!”蔡師傅說。

洞庭湖中小水塘邊的死魚

  莊稼靠從干涸湖塘抽水抗旱

  岳陽市君山區073縣道有一段長約8公里的道路,正好位于洞庭湖西北角的堤岸上,沿途分布著中國科學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湖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鳥類分會等單位。

  這一段公路,是洞庭湖保護區觀鳥和賞景最好的地點之一,沿途路邊設置了多個供游客停車賞景的停車位。

  8月20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探訪此處發現,除了沿著大堤邊還有一些星星點點分布的水塘外,遠處的湖底已經變成一片大草原。

  洞庭湖大堤君山區六門閘社區附近,極目新聞記者下到湖底發現,湖底地面已經完全硬化,甚至有車輛駛過的痕跡,地面出現可以伸進手掌的龜裂縫隙。

  而在地面上,散落著不少死魚,有的魚正在腐爛,有的魚已成骨架,空氣中彌漫著死魚的腥臭味。

  附近村民王先生介紹,一個多月前,洞庭湖水位比現在高出5米左右,此后一直沒下雨,水位下降很快,很多魚兒都被困在一個個零散的小水塘中。這些水塘的深度也只有2米左右,由于持續高溫,近期已經死了許多魚。

  君山區二門閘電排站,一根水管正從洞庭湖中一個不大的水塘向堤外的灌溉溝中抽水,堤外大片黃豆和一些玉米桿已經枯死。

  67歲的鄧爹爹家里種植了10多畝水稻和一些黃豆、棉花。“黃豆已經絕收了,棉花和水稻現在急等水灌溉,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灌溉水,水稻棉花肯定減產。我們這里距離長江比較遠,從長江調水不方便,現在就只能從洞庭湖里抽水灌溉。現在洞庭湖的水這么少,不知道能堅持到什么時候。”鄧爹爹說。

  在洞庭湖區域的華容縣梅田湖鎮友誼村,極目新聞記者發現這里的旱情也頗為嚴重,多條灌溉渠或已經干涸,或水位極低。該村除了水稻未受影響外,黃豆、玉米、芝麻等農作物都出現干死的情況。

  村民任先生介紹,一周前,當地為了抗旱,啟動了20臺水泵,日夜從藕池河東支里引水,補充灌溉用水,暫時緩解了旱情。
洞庭湖河床

  退水過快大量魚類被困死亡

  8月21日,極目新聞記者驅車沿著洞庭湖南岸一路探訪,從岳陽樓探訪至岳陽縣臨港新村附近碼頭。

  在岳陽樓至扁山島之間,洞庭湖南岸露出的灘涂從數十米至百余米不等,灘涂上大部分已經長滿了青草。從扁山往上游方向,至臨港新村附近,洞庭湖南岸邊露出的灘涂區域逐漸擴大,最寬處從堤岸至水域距離長達數公里。

  正在洞庭湖邊勸阻游客下湖的社區工作人員萬先生,曾是洞庭湖的一名漁民,有著20多年的打漁經歷。

  在他的記憶中,從未見過洞庭湖8月份變成現在的樣子。

  “這次洞庭湖退水太快,導致了很多魚類沒來得及退入主河道,被困在一些小水塘里。雖然往年枯水季節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但往年退水速度沒這么快,加上水溫比較低,魚類被困后不會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但今年水溫高,水塘的深度不深,導致很多魚類缺氧死亡,這可能導致洞庭湖的生態受損。”他說。

  君山區漁政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是近50年來洞庭湖遭遇干旱最嚴重的一次,很多魚類被困在小水塘里,加上溫度高,魚死得比較多,連一些十多斤的大魚都已死亡。近期,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查洞庭湖中的未干涸的水塘,發現死魚后及時進行打撈,再將死魚集中進行掩埋,以免污染水質。

  他分析,今年罕見的干旱對湖區的鳥類影響不大,但對附近村民的養殖、種植有一些影響。目前,他們正在用無人機對湖區情況展開調查。

洞庭湖河床

  洞庭湖補水方可恢復生態系統

  資料顯示,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地跨湘鄂兩省,湖泊面積2650平方公里,是長江僅存的兩個大型通江湖泊之一,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在維系長江中下游流域江湖關系和生態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素有長江之腎之稱。

  根據氣象衛星監測顯示,洞庭湖水體面積8月18日水體面積約為548平方公里,較2022年7月1日水體面積減少約66%。從衛星圖上看,洞庭湖已“瘦成一道閃電”。

  8月22日,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洞庭湖的水位7月底就退到往年冬天時的位置,水域面積明顯減少,魚類因為高溫缺氧死了不少。由于退水早,湖底的草生長期提前,到冬天時可能會提前老了,將可能對以草為食的候鳥產生不利影響。另外,魚類的死亡也可能會對候鳥產生影響,但影響程度目前無法確定,有待進一步的監測。如果旱情持續發展,洞庭湖水位得不到有效補充,魚類死亡的情況有可能加劇。

  武漢高校一名從事魚類生態學研究的教授介紹,洞庭湖今年遭遇極端干旱天氣,魚類的大量死亡會對湖泊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產生較大的干擾。不過,這種負面影響是暫時的、局部的,在一定時間周期內可以得到逐步恢復。

  他分析,這主要是由于洞庭湖和鄱陽湖是長江中下游的大型通江湖泊,它們和長江一直保持水文連通性,在魚類資源、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恢復能力。對于洞庭湖流域的相關職能管理部門而言,應及時清除局部死魚,避免水質變差造成疾病的傳播與擴散。從宏觀管控來看,最重要的工作是及時為洞庭湖等通江湖泊補水,提升水位以恢復生態系統的穩定。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網絡,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qq:1240812330】刪除,謝謝!

APP下載
官方微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