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下半年豆粕價格有望“先高后低”,即高點出現在三季度,低點出現在四季度。屆時,隨著原料價格壓力緩解及豬周期上行帶動需求,料企盈利空間有望打開。
1?
原料高位震蕩,飼企出貨量同比下降
今年上半年,國內豆粕價格上漲明顯。Mysteel農產品數據顯示,今年豆粕現貨價格最高點出現在3月23日,彼時全國豆粕現貨均價高達5227元/噸。
截至7月27日,全國豆粕現貨均價4200元/噸,較2021年底漲655元/噸,漲幅高達18.9%。
受此影響,新希望、大北農、海大集團等飼料企業上半年多次發布提價函。但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雖然飼料價格上漲,但各大料企出貨量卻在同比下降,面臨一個價高量縮的局面。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6月,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332萬噸,同比下降9.4%,其中豬飼料產量945萬噸,環比下降4.1%,同比下降12.4%。其他蛋禽飼料、肉禽飼料也處于同比下降的局面,僅水產飼料同比上漲11.8%。

1、飼料價格不斷上漲,高價必定制約部分飼料需求,同時令渠道中的庫存普遍收縮。
2、上半年下游養殖需求較差,以生豬為例,上半年多數時間生豬養殖行業處于虧損狀態,導致高飼料成本向下游傳導不暢,可以看到多數飼料企業的豬料銷量出現下滑。

2?
巨頭整合欲變“龍頭”
面對飼料產業價高量縮的局面,料企為搶占市場份額,紛紛加大投資動作。
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自2006年以來,國內飼料企業競爭加劇,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在2020年我國飼料企業數量為5016家,相較歷史高點的15518家已經減少2/3。
而今年上半年料企競爭更是達到白熱化,受生豬市場供需端傳導和飼料原料價格高漲影響,不僅中小料企舉步維艱,各大頭部料企更是紛紛加大動作,巨頭之間并購也并不鮮見。
以大北農為例,上半年公告稱,公司擬20-25億元收購正邦科技旗下8家子公司,相當于其在西南市場的全部飼料業務。而在今年1月初,大北農剛斥巨資拿下湖南九鼎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湖南地區生豬飼料份額。
對此,大北農相關人士表示:“此次收購目的為搶占西南地區的市場,通過并購擴張,快速整合資源,向飼料行業龍頭企業靠攏,公司未來還會保持飼料投資的‘大幅度上升趨勢’,在短期內盡量市場占有率達到10%,長遠達到20%。”
而對于行業普遍比較關心的下半年飼料原料走勢,該相關人士則認為:“下半年豆粕原料應該還是會高位企穩,但是在第四季度可能會出現一定下滑。”
上海鋼聯分析師鄒洪林對此也持有相同看法。“2022年下半年的豆粕價格或出現前高后低走勢,即下半年的豆粕高點出現在三季度,低點出現在四季度。”
鄒洪林介紹了2個主要原因:
一方面7-8月份處于國際市場上美國大豆生長的關鍵期,歷來這一時間段容易出現天氣市炒作題材,有利于CBOT大豆價格走高,從而令國內進口大豆成本居高不下,導致豆粕價格較較為堅挺。但往往經歷該階段之后,美國大豆將面臨當年的收割壓力以及后續出口的競爭壓力。
另一方面,因20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將明顯回升,全球大豆庫存有望逐步重建,這將令未來的CBOT大豆價格重心下移,同時國內有望實現進口大豆成本下降,最終令豆粕價格同樣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