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轉變生產方式方面,《措施》提出,完善產能空間布局,改進飼養生產模式,加快淘汰落后、粗放的養殖模式,大力推廣肉鴨多層立體養殖。加強標準化生產,優化飼料配方,降低蛋白、脂肪含量,規范科學喂養,提升養殖質量效益。強化設施裝備配套,改進節水節能、環境調控設施,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設施裝備推廣應用,提升設施化、標準化生產水平。
在規范提升種業水平方面,《措施》明確,加大行業部門監管力度,強化事前審批、事中監管、事后懲戒,規范種鴨生產經營,嚴厲打擊種業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開展肉鴨種業市場整治凈化。開展種鴨場分級管理,規范孵化廠管理,保障種蛋質量符合標準,來源可追溯,保證安全,減少疾病傳播。完善種鴨繁育體系,加快新品種選育推廣,加大擴繁規模。加強種禽保有量調節平衡,引導從業者理性安排生產,強化行業自律,優化祖代產能,提升父母代質量,強化商品代監管,有序引導規范“賭蛋”行為,維護產業健康發展。
《措施》強調,全力抓好肉鴨疫病防控,強化基礎免疫,推行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嚴格監測排查、檢疫監管,降低動物疫病帶來的損失。強化養殖環境生物安全防控,引導大型龍頭企業,對標肉雞產業,采用聯防聯控模式,加快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無疫小區建設推進行動,依托肉鴨養殖密集區,率先建成一批無疫小區。鼓勵企業主動開展疫病監測,密切關注鴨短喙侏儒綜合征、呼腸孤病毒病、鴨腺病毒感染等新發疫病對養鴨業的危害,及時規范做好病死鴨無害化處理,筑牢生物安全防護屏障。
與此同時,《措施》在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加強質量安全管控、密切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強化支撐服務等方面做出細化要求。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要求各地,要把肉鴨產業擺上畜牧業穩產保供、確保糧食安全大局的重要戰略位置,切實提升政治站位,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措施,做出專門研究部署和安排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