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非洲豬瘟病毒已鑒定出至少24種基因型,大部分流行于非洲。基因 I 型病毒曾于上世紀50-90年代入侵并流行于葡萄牙、西班牙、古巴、巴西等國家。目前歐亞大陸國家主要流行2007年格魯吉亞疫情同源的基因II型病毒,2018年以來我國流行的也是這類病毒。非洲豬瘟尚無商品化疫苗或有效治療方法,只能通過早期診斷和及時撲殺感染豬群進行防控。流行病學監測及流行病毒株病原學研究,對非洲豬瘟防控及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室科研人員在流行病學監測及病原學研究過程中,從山東和河南兩地豬場臨床發病豬樣品分離出兩株基因 I 型非洲豬瘟病毒SD/DY-I/21和HeN/ZZ-P1/21,兩株病毒均無血吸附活性。全基因組進化分析表明,這兩株病毒與上世紀葡萄牙分離的基因I型低致死毒株NH/P68 和 OURT88/3 高度相似,與歐洲及非洲早期分離的基因I型強毒株L60和Benin 97存在較大差異(圖1)。SD/DY-I/21和HeN/ZZ-P1/21盡管全基因組序列高度相似,但部分基因存在明顯突變差異,提示二者有可能屬于不同的入侵來源(圖1)。NH/P68 于1968年從葡萄牙的一頭具有慢性癥狀的家豬中分離, OURT88/3于1988年從葡萄牙豬場的軟蜱中分離。葡萄牙和西班牙已于九十年代徹底根除非洲豬瘟,目前NH/P68和OURT88/3僅保存于國外少數幾個實驗室,限于嚴格生物安全條件下開展相關基礎與應用研究。此類病毒通過何種途徑侵入我國,有待進一步了解。
SD/DY-I/21和HeN/ZZ-P1/21全基因組與歐洲及非洲早期分離的基因I型強毒株L60、Benin 97及低致死毒株NH/P68和OURT88/3比較,所有ORF發生的缺失、縮短和延伸變化(A);與低致死毒株NH/P68和OURT88/3比較,編碼區的核苷酸突變(B)、缺失、插入與替換(C),非編碼區的核苷酸突變、缺失和插入(D)。
動物試驗表明,SD/DY-I/21感染豬表現為低致病力,具有高效傳播能力,可引起壞死性皮膚損傷和關節腫脹等慢性臨床癥狀(表1和圖2)。以106TCID50劑量感染6頭SPF豬,感染后第3天起陸續出現不同程度的間歇性發熱;第11天起3頭豬頸、耳部皮膚出現丘疹并發展為后腹部和全身性丘疹;第13天陸續出現關節炎,其中2頭豬發展到跛行(表1);感染后第5天起口拭子檢出病毒DNA,第7天起肛拭子與血液中檢出病毒DNA(圖3);感染后28天觀察期內所有豬存活。以103TCID50劑量感染6頭SPF豬,感染后第3天起陸續出現間歇發熱,第13天有3頭豬出現皮膚丘疹;第14天陸續有5頭出現關節炎;第16天一頭豬發病死亡,其余28天觀察期內存活(表1);口拭子、肛拭子和血液分別于感染后第9、第11和第7天檢出病毒DNA(圖3);檢測組織中的病毒載量,病死豬顯著高于安樂死存活豬;所有存活豬的組織均檢出病毒DNA,其中脾臟、肺臟、腎上腺、骨髓和某些淋巴結中病毒DNA載量較高。
兩種劑量感染組內分別設置2頭同居SPF豬,28天觀察期全部存活。106TCID50組同居豬,感染后第17天一頭豬發生關節炎,第26天出現發熱(表1);口拭子、肛拭子和血液分別自感染后第5、第9和第15天檢測到病毒DNA(圖3)。103TCID50組同居豬,感染后第4天起先后出現間歇性發熱,第25天一頭豬脊背部出現皮下腫塊(表1);口拭子、肛拭子和血液分別自感染后第9、第13和第23天檢測到病毒DNA(圖3)。同居豬安樂死后組織樣品檢測發現,肺臟及扁桃體病毒DNA載量較高。
基因I型分離株SD/DY-I/21人工感染SPF豬先后出現皮膚丘疹(A和B)、皮膚壞死(B和C)及關節炎(B和D)。
基因I型非洲豬瘟病毒入侵我國,使得田間非洲豬瘟病毒種群更加復雜。這類病毒盡管致死率低,但可引起豬的慢性感染發病,且具有較強的水平傳播能力。由于病程緩慢,臨床表現多樣,隱蔽性更強,加之排毒及病毒血癥規律性較差,給早期診斷帶來困難,為非洲豬瘟防控帶來新的挑戰,應加以高度重視,盡快制定和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孫恩成、黃煉榆、張險峰、張紀文與沈冬冬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步志高和趙東明為共同通訊作者。
全文鏈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1.199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