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鴨輸卵管炎直接導致種鴨死淘率達到25%-35%和嚴重經濟損失
輸卵管炎對國內禽業的危害巨大。何誠課題組調查結果顯示“輸卵管炎波及種鴨、種雞、肉種鴿,發病率和死淘率增加,種鴨死淘率達25%-35%,種雞平均為15%-18%,種鴿達20%,造成經濟損失達92億人民幣。”
隨著國家畜禽抗菌素減少計劃的進一步實施,種鴨輸卵管炎發病呈上升趨勢,尤其在人工授精后,發病率和死淘率明顯增加。另外,種鴨發病呈現季節性,在秋季與冬季交替期間、春季發病率較高。其中番鴨、麻鴨、櫻桃谷發病較為嚴重。
對于浙江種鴨產蛋率和母死亡數的追蹤調查中發現,輸卵管炎使種鴨產蛋性能顯著下降,部分欄舍出現絕產現象。種鴨輸卵管炎發病也可伴發不同癥狀:咳嗽,肺淤血、心肌出血、卵黃性腹膜炎、繼發氣囊炎,霉菌與細菌混合感染等癥狀。
衣原體與偏肺病毒感染是重要病因
何誠將種鴨輸卵管炎的病因分為四類:1、病毒感染,包括AIV-H9N2、H5N1、 H7N9、黃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感染等。2、細菌性感染,包括鸚鵡熱衣原體、支原體、巴氏桿菌、大腸桿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感染等。3、飼料因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醇、赭曲霉素A、黃曲霉毒素。4、管理不妥引發應激,包括免疫接種、換羽、運輸等。
經過動物模型驗證,發現種鴨產蛋高峰期雌激素誘導鸚鵡熱衣原體增殖,以及偏肺病毒感染誘導種鴨免疫低下,繼發條件致病菌感染(包括短小桿菌、糞腸球菌、大腸桿菌等),導致種鴨卵泡、輸卵炎發炎,產蛋性能顯著下降。
管理、疫苗及獸藥選擇是防治關鍵
如何做好種鴨輸卵管炎防控?何誠表示需從管理、疫苗與獸藥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管理上需要做好三點:1、人工授精前對精液進行處理。可以在精液中添加水溶性抑菌劑,如中性恩諾沙星、四環素、強力霉素;2、注重溫度交替季節保溫措施。晚上注意關閉南北通風窗戶,改用頂部通風模式-北歐模式。3、飼料中減少使用多種微生態制劑,防止芽孢桿菌經人工授精進入子宮腔,形成新的污染。
其次,針對輸卵炎由多種病原混合感染,免疫預防衣原體、偏肺病毒感染是阻斷病原感染的第一道屏障。何誠介紹,偏肺病毒疫苗免疫在英國、法國、美國、德國使用劑型不同,研究發現,在弱毒疫苗+滅活疫苗聯合應用下,產蛋性能保護效果提升較為明顯,單獨使用弱毒疫苗或滅活疫苗,無法保護產蛋性能。
針對肉雞用衣原體疫苗存在問題,研制新型衣原體疫苗、偏肺病毒疫苗,探索新型免疫途徑勢在必行。他介紹道,新型衣原體疫苗免疫利用殼聚糖凝膠的變性特點,在常溫下為液體,可制成噴霧,在呼吸道黏膜處形成固體顆粒并長期附著,能夠有效增強機體對抗原免疫應答能力。同時,VCG為疫苗佐劑成分,可以誘導機體產生良好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預防種鴨輸卵管炎的發生。
最后,如何選擇獸藥也是防治種鴨輸卵管炎的關鍵。何誠介紹動物試驗時提到,金霉素對種鴨輸卵管模型治療效果較好。“為應對減抗挑戰,研制抗耐藥的抗菌素、中藥提取物為國內外獸藥研發中心、獸藥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何誠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