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鮑1號”深遠海智能化海珍品養殖網箱于2018年由山東南隍城海洋開發有限公司立項并開工建設,是我國首座坐底式深遠海智能化海珍品養殖網箱。網箱長36米,寬36米,吃水21米。三個養殖區共懸掛36988個海珍品養殖籠,可年產優質海珍品70-120噸。“國鮑1號”搭載水質、氣象、水溫等大數據監測裝置,配備海洋牧場雷達看護設置,搭載全新5G信號站,具備對養殖網箱及海洋牧場對全天候監控監測功能。

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管委專職副主任李俊杰指出:“作為國內首座坐底式深遠海智能化海珍品養殖網箱,“國鮑1號”的交付以及下步在長島南隍城海域的下水投用,將突破傳統鮑魚、海膽等海珍品對養殖海域及水深的限制,全面提高海珍品集約化養殖能力和產量,進一步引領提升長島海洋牧場建設裝備化、智能化水平,夯實長島生態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第三支隊政委王宏銘表示,“國鮑1號”是山東省首座用于海珍品集約化養殖的深水智能化網箱平臺,技術先進、科技含量高。預祝“國鮑1號”網箱平臺交付使用后,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推動煙臺市海洋牧場建設進一步走向高層次、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做出貢獻。
據了解,“國鮑1號”網箱建成后將坐落于長島南隍城海域。“國鮑1號”的交付以及下步在長島南隍城海域的下水投用,將突破傳統鮑魚、海膽在外海、深海人工養殖和對養殖水深的限制,利用外海水深流大的優勢,真正實現深遠海智能裝備化“類野生”養殖,全面提高海珍品集約化養殖能力和產量,進一步引領提升長島海洋牧場建設裝備化、智能化水平,夯實長島生態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煙臺市積極探索深遠海綠色網箱發展新模式,全力建設全國一流的海洋牧場示范之城。“國鮑1號”是煙臺市繼“耕海1號”“長鯨1號”“長漁1號”等多項國內首創之后的又一新突破。